立秋已過一月餘,隨著幾場秋雨的降臨,氣溫也逐漸轉涼。秋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養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那麼秋季如何養生?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接下來,中醫科劉蕊就給大家講講中醫養生小常識。
《黃帝內經》講:“秋冬養陰”,是指秋冬兩季應收養陰氣,併為來年的陽氣生髮打好基礎。秋季主燥,燥氣耗傷津液,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故當秋燥犯肺時會出現“面板口角乾燥、口舌生瘡、咳嗽、脫髮等現象,故秋季養生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生活起居:俗語說“春困秋乏”。秋高氣爽的季節,美美的睡個懶覺,無疑是再舒服不過的了,但對於生活節奏快的人們來說,睡懶覺已成奢望。中醫認為,秋冬為陰令,秋時陰收,冬時陰藏。故秋天更應早睡早起,以利於收斂氣血,使肺不受秋燥損害,防止秋涼引起的感冒。秋天晨練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還能提高人體入冬後的抗寒能力。
飲食養生:白天應適量多喝水,定時定量,不要等到口渴再喝。可適當食用滋補的粥和湯,如蓮藕、銀耳、百合、蓮子、山藥、栗子、芝麻、花生等食物,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功效。俗語講:“秋瓜壞肚”,瓜果類大部分都屬陰寒性食物,多吃會傷脾胃,故應適量。可適當食用梨、蘋果等水果,梨能化痰潤肺,蘋果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應少食韭菜、蔥、姜、蒜、花椒、辣椒等燥熱食材,防止上火加重秋燥。
預防疾病:秋天氣候乾燥,也是過敏性鼻炎、咽炎、蕁麻疹、溼疹等疾病復發的季節。建議保持室內溫度22度,溼度在50%左右,定時開窗通風,勤晒洗床單被褥。同時,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浴後塗抹潤膚乳做好面板保溼護理。
穴位養生:
①,位於前臂肘橫紋下2寸(同身寸三橫指),雙手臂交替,早晚各按摩100次左右,能起到潤脾燥,調節腸胃之功效。
②曲池,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雙手臂交替,早晚各按摩100次左右,可起到清熱去火,行氣和胃之功效。
秋季養生講了這麼多,無非就是預防疾病發生,這也是中醫理論中的治未病。因此,一年四季的輪迴身體自身調節很重要,不管什麼季節,我們都應合理、健康、科學養生。
中醫科 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