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自己這幾天也正惦記著螃蟹呢,秋季的海螃蟹特別肥美新鮮,最為酷愛螃蟹的我來說,這可真是個幸福的季節,那麼糖尿病人群是否同樣可以大飽口福?
今天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分享下關於糖尿病患者能否吃螃蟹、蝦、魚等海鮮、魚類的問題。
吃螃蟹等海鮮會不會影響血糖?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會導致血糖升高。
血糖,也就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其主要來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與其他糖類,還有一小部分是由脂肪、蛋白質在體內轉變而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魚、蝦、螃蟹等海鮮對血糖的影響並不會很大,因為它們的糖類(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例如每百克的蝦、螃蟹分別為3.0克與4.7克,而各種海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低,大部分都在3%以下。
再加上它們都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其在胃部的吸收消化速度比較慢,更不會引起血糖大幅度的波動。
當然,說到這裡不得不補充一句,絕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只是主食薯類含量多一些,肉類、魚類、海鮮及蔬菜會少一些而已,我們又不可能因為擔心血糖而什麼都不吃,所以選擇相對對血糖影響小才是重點,因此對於糖友們來說,魚、蝦、螃蟹等海鮮、魚類是可以吃的。
吃海鮮或魚類會不會對血脂或體重控制不利?一些糖友很害怕吃海鮮,除了覺得可能會對血糖不利,還認為它們可能對血脂和體重不利。
但實際上,海鮮和魚類作為我們日常飲食中肉類的食物,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只要不敞開了吃,正常量的攝入對血脂和體重並不會產生不利的結果。
海鮮、魚類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相較於豬牛羊等畜類肉,它們含有的飽和脂肪(對血脂不利的脂肪)更低,而不飽和脂肪酸(對血脂調節有利的)含量卻相對高一些,而且魚類、海鮮的肉質細膩,其中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87~98%,總脂肪含量在1~3%左右,低於肉類的10~15%。
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異常的問題,即便現階段血脂不高,控制好血脂也是長期的一個目標,因為有這樣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魚類海鮮的優勢更明顯。
這個觀點,與在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對糖尿病患者肉類的選擇的建議類似:
常吃魚、禽,適量吃畜肉,減少肥肉攝入。
有朋友可能會問了,那為什麼我吃了蝦血糖就高了?
我還真遇到過這種情況,婆婆住院時,鄰床的阿姨就是一個糖尿病患者,病程已經有十幾年了,一次聊天中她說,她從不敢吃肉類和海鮮,前幾天吃了幾個蝦,餐後血糖就超15了,真的不敢吃啊。
我很疑惑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在深入交流時才發現,阿姨吃蝦的那天,主食吃的是熱過一次的白米飯,用水又過了一遍,吃了幾塊鹹菜,還有就是蝦,而且是閨女做的紅燒大蝦。
這樣一來,問題就很明顯了,阿姨之所以吃蝦後餐後血糖爆表,可不能完全歸罪於蝦本身啊,不僅蝦的做法有問題,放了過多的糖和油,而且當餐又沒有吃任何蔬菜來平衡血糖,加之主食吃了一大碗泡水的白米飯,血糖不高才奇怪。
所以,這裡也特別提醒各位糖友,如果有時吃了什麼導致血糖波動特別大,不僅要自查下吃的食物及當餐的搭配是否合理,也要關注烹調方式是否有問題。
雖然螃蟹、魚類和蝦等海鮮糖友們可以吃,但還是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點:量
量真的很重要,可能每個糖友都深有體會,再好的食物,一次性吃的太多,都不是什麼好事,螃蟹等海鮮魚類也是如此。
雖然它們對血糖的影響不太大,但不能忽略的是它們依舊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和脂肪,特別是螃蟹(125mg)、蝦(135mg)的膽固醇要比海魚類高一些(河蟹更高),如果大量的吃,容易對血脂膽固醇產生不利影響,對尿酸的控制同樣不利。
同時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會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適量很重要。
一般建議糖友們每日肉類的攝入總量在100~150克(2~3兩)為宜,這其中包含了海鮮魚類及各種瘦肉,如果條件允許,每週三次魚類最為適宜。
如果肉類攝入的過少,不糖友們也不好,因為糖尿病疾病的特點會導致蛋白質消耗增加、合成減少,如果完全不吃各種肉類,那麼很容易面臨蛋白質缺乏的問題,從而影響機體的正常代謝、免疫、肌肉等各系統功能。
第二點: 烹調方式
這也是有些糖友容易忽略的問題,烹調方式會直接決定一種食材對血糖的影響,建議糖友們日常以清淡少油的烹調方式來做,切勿選擇紅燒、勾芡、糖醋等方式,海鮮魚類以清蒸的方式為優選,不僅可以保留它們的鮮美,還不會額外的攝入過多的食用油、糖類等。#九月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