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者首重養心
養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命題。古人認為:最好的養生是養心。
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最早提出“養生”理念的是道家。《莊子·內篇》中所稱攝生、道生、保生,講的就是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
心者,身之主宰
古代很重視人的“心性”,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強調“心性”的文化。古代先賢普遍認為,人的身體健康與否,歸根結底是由“心性”決定的,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強調:“心者,身之主宰。”《黃帝內經》認為,“心者”乃“生之本、神之變”,是“五臟六腑之大主”,《壽世青編》是一部養生專著,由清代名醫尤乘撰寫。作者指出:“古神聖之醫,能療人之心,預使不至於有疾。今之醫者,惟知療人之疾,而不知療人之心,是猶捨本逐末也。”
養神以養心
古人認為,心健則神氣充足,神氣充足則身體強健。反之,則身體羸弱。道家思想認為,人的生命是魂(精神)與魄(形體)的統一。如果能使精神與形體合一,則形神相依,可以長壽。老子提出兩個原則:一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少私,是減少私心雜念;寡慾,即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慾望。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貪得。”一個人如果私心太重,慾望不止,就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日久必會擾動心神,影響健康。二是“致虛極,守靜篤”。養神須凝神斂思,用心專一,才可使思想高度集中而不分散,維護心神的安定狀態。所以,道家在養生觀上既主張養形,更主張養神。儒家也強調“寡慾”。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說,最好的養心就是減少慾望,慾望少的人,存不下什麼的少;慾望多的人,能存下什麼的也少。
怡情以養心
儒家認為主要是通過改變自己性格、糾正錯誤認知、調節負面情緒、使自己的心態平和、樂觀、開朗、豁達,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是要“情志中和”,喜怒哀樂皆應保持安和適中,情感的發洩也要有節有度,不宜太過。二是“移情易性”,移情即排遣情思,改變內心情緒的指向性;易性即通過排除內心的雜念和抑鬱,改變不良情緒和習慣。“移情易性”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據自身條件、環境等,採取不同措施靈活運用。如《北史·崔光傳》說:“取樂琴書,頤養神性。”《千金要方》說:“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慾。”
修德以養心
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自己重義輕利、樂善好施的德行。東晉名醫葛洪說:“若德行不修,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唐代“藥王”孫思邈指出:“若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這些觀點都是強調重視道德修養,寬以待人。儒家的養生學說建立在“仁”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