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養生,總是會提到溼氣和去溼,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說說人體中的溼氣。
什麼是養生?
養生是指通過各種恰當的方法,保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從上面可以看出古人的養生方法,結合我們現代情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順應自然規律;
2、適度鍛鍊;
3、飲食有節;
4、起居有常;
5、精神內守。
什麼是溼氣?
溼氣是一種病理產物,因其極具粘性、纏綿的特性,如“膠水”般,黏在我們的身體裡很難祛除。溼邪對身體的影響雖緩慢漸進,不易察覺,但傷害巨大。容易誘發心腦血管、胃腸道與肝膽疾病、各種面板病、感染性疾病等等。
編輯搜圖
溼氣的分類及表現
溼氣的常見表現有舌苔厚膩、疲憊乏力、大便粘膩不暢。
人的溼氣又分為“寒溼”和“溼熱”,不同的溼氣表現也有所差異。
寒溼:以關節、筋骨疼痛為表現;內生寒溼,以畏寒肢冷、腹痛洩瀉或浮腫為常見表現。
溼熱:主要表現為易於長痘、油光面垢、頭髮油膩、口苦口乾、大便酸臭等。
外部:環境潮溼、淋雨、涉水;
內部:飲食油膩、嗜酒飲冷等致脾胃失運、溼從內生以及與先天遺傳、運動不足、代謝緩慢等相關。
編輯搜圖
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去除溼氣的方法其實和養生的方法大致相似。
1、避免潮溼環境
尤其是對溼氣敏感的人,潮溼的下雨天要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避免外部溼邪侵入身體。
編輯搜圖
2、適度鍛鍊
動則生陽,可輔助抵擋溼氣入侵。慢跑、健走都是很好的方法。
3、飲食有節
“諸溼腫滿,皆屬於脾”,生冷、油膩、甜膩以及溼氣重等食物如果吃得太多,脾胃來不及運化溼氣,就會導致體內溼氣重。
4、藥膳調理
寒溼人群:平時在做菜時,可適當加入生薑、茴香、胡椒等調料,也可用砂仁、紫蘇葉、陳皮等煲湯或泡茶飲用。
溼熱人群:提倡飲食清淡,少吃羊肉、辣椒及火鍋、燒烤等辛溫助熱食品,可多吃赤小豆、薏米仁、綠豆、冬瓜等清利溼熱的食物;平時可用金銀花泡茶飲用。
5、起居有常
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適當調節自己的起居時間。
比如現在處暑過後,處於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這種狀況就是“秋乏”。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可以適當增加半小時到一小時的睡眠時間。
編輯搜圖
6、精神內守
大家都聽說過“氣大傷身”,人體的疾病跟情緒的確是相關的,經常生氣容易導致肝氣鬱結;很多女性得乳腺結節也跟自己內心鬱結有關。
因此,情緒方面要注意自我調控,也要避免過度的情緒起伏。
順應自然變化的規律,運用恰當的方法養生保健,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壽。
編輯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