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眼看著中秋、國慶“雙節”即將來臨,家人、朋友歡聚一堂,煮壺清茶,聊天談心,不亦樂乎,家人們歷來有喝茶養身的習慣。那麼,用多高溫度的開水泡茶比較合適?喝各類茶要注意一些什麼?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呢?

下面就通過實驗來解答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日常問題。

用100℃沸水泡綠茶 會使營養成分損失

泡茶的水溫究竟多少度比較適合呢?

實驗小組採用了3克綠茶、100℃和80℃的開水(各200毫升)作為樣本,進行沖泡,並對茶水中的氨基酸和茶多酚等營養成分的含量進行測定。

結果發現,80℃的開水泡的茶中,茶多酚含量更高,而100℃沸水泡的茶水中,茶多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失(約8%)。而氨基酸的含量與茶水的溫度關係不大,100℃沸水泡的茶水中氨基酸損失約0。68%。

專家建議,大家沖泡綠茶儘量別用100℃的沸水沖泡,而應以80℃~90℃為宜(水至沸點後再冷卻到這個溫度)。在高溫下,茶水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而且茶中咖啡鹼容易泡出導致茶水苦味。

專家建議,沖泡不同型別的茶需要不同的水溫。

低溫(70℃~80℃):用以沖泡龍井、碧螺春、煎茶等帶嫩芽的綠茶類與霍山黃芽、君山銀針等黃茶類。

中溫(80℃~90℃):用以沖泡白毫烏龍等帶嫩芽的烏龍茶,瓜片等採開面葉的綠茶,以及雖帶嫩芽,但重萎凋的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與紅茶。

高溫(90℃~100℃):用以沖泡烏龍茶,如包種、凍頂、鐵觀音、水仙、武夷巖茶等,以及後發酵普洱茶為主。這兩類中,偏嫩採者,水溫要低,偏成熟者,水溫要高。

茶水放12小時後微生物已超標

實驗選用的普洱茶是一種發酵茶類,幹茶本身就含有一定數量的微生物。實驗表明,茶水在60小時的存放過程中,微生物種群數量逐漸增加。而按照一般的標準來看,放置12小時後的茶水和白開水的微生物種群數量均已超標。

康孟利說,正常情況下,第二天早上用隔夜茶來漱口是沒有問題的。但從營養和衛生角度來看,茶水放置時間長了,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成分會因逐漸氧化而降低。尤其在夏季高溫下,長時間放置,茶葉中的蛋白質、糖類等還極易滋生黴菌和細菌,導致茶水變質腐敗、微生物含量超標。因此,隔夜茶最好不要飲用。

研究表明,茶水時間放置長了最主要的變化是茶多酚的進一步氧化,顏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水,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放置久了,會失去綠色,增加黃色的程度。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黃紅、紅褐色的氧化產物,主要是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這些產物是無毒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隔夜茶致癌”無科學依據

其實隔夜茶能不能喝,主要要看“隔夜茶”是否變質。至於“喝隔夜茶會導致癌症”這一說法,目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實驗表明,隔夜茶葉中即使有亞硝胺等物質,也是微不足道的。

另外研究顯示,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是亞硝胺天然抑制劑。但隔夜茶多喝了會有以下幾種負面影響:

可能造成結石:隔夜茶中的微小顆粒物質凝結沉澱,產生了一些變化,茶葉和水的混合結構也更加趨於穩定,如果長期飲用濃濃的隔夜茶,會增加體內出現結石的概率。

造成消化不良:隔夜茶和新鮮的茶水相比,其細菌含量肯定會提高,如果腸胃不好的人喝了會造成腸胃消化不良,或者打嗝不止的情況。

會使得面板變黃:隔夜茶比剛泡的茶水顏色更加渾濁,尤其是本來綠色的茶葉,在放了一夜後,變得非常枯黃,這種黃色的色素物質,會進入人體,加重面板暗黃、膚色暗沉的問題。

容易增長牙垢:隔夜茶裡的茶垢會使得牙齒變黃,產生斑斑駁駁的牙垢,也會引起口氣、口臭等一系列問題。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核桃,是鍾南山院士推薦的“超級健康食物”,可惜很多人都吃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