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汗液代謝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可調節體溫,潤養肌膚,調理津液,袪除外邪等。汗為心之液,由陽氣蒸化津液而來,陽為衛氣,陰為營血,陰陽平衡,營衛調和,則津液斂洩有度;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營衛不和,腠理開合不利,則會出現以汗液外洩的汗證。白天時時汗出,動輒出汗更甚,為自汗;夜晚睡覺時汗出,醒來即止,為盜汗,二者屬汗證範疇。
汗證可單獨出現,也可作為其他疾病的症狀之一出現,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女性更年期綜合徵、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風溼熱、結核病、各類炎性腸病、低血糖、虛脫、休克、黃疸等。
汗證如何用中藥調理?調理汗證,需辨清陰陽虛實。自汗多因氣虛不固,盜汗多屬陰虛內熱,邪熱鬱蒸則屬實證,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也可見多汗。虛證則治以益氣養陰,補血,調和營衛等;實證則治以清肝洩熱,化溼和營;虛實兼有,要根據主次適當兼顧。
汗證可辯證為肺衛不固證,心血不足證,陰虛火旺證,邪熱鬱蒸證等。
肺衛不固證,症見汗出惡風,稍動尤甚;易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苔薄白,脈細弱;治宜益氣固表,可用方劑玉屏風散;常用中成藥有玉屏風顆粒,虛汗停顆粒,復芪止汗顆粒等。其中虛汗停和復芪止汗顆粒不適用於外感發熱,實熱汗出的患者。
心血不足證,主要表現為睡則汗出,醒則汗止,心悸怔忡,神疲氣短,失眠多夢,面色少華,舌質淡,苔白,脈細;治宜補養心血,可用方劑歸脾湯;常用中成藥有歸脾丸,健脾生血顆粒,蔘茸衛生丸等。
陰虛火旺證,症見夜寐盜汗,或自汗,五心煩熱,或有午後潮熱,兩顴色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宜滋陰降火,可用方劑當歸六黃湯;可選用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心腦舒口服液等。注意,感冒發熱者不宜用心腦舒口服液,氣虛患者不宜用知柏地黃丸,慢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邪熱鬱蒸證,常見症狀有汗黏,易使衣服黃染,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弦。治宜清肝瀉熱,化溼和營,常用方劑龍膽瀉肝湯,或用中成藥龍膽瀉肝丸等。注意孕婦禁用龍膽瀉肝丸,脾胃虛寒年老體弱者慎用。
自汗盜汗,如何護理和預防?一般單獨出現的自汗盜汗,經過治療,合理用藥調理,大多可在短期內好轉甚至治癒,伴見於其他疾病的汗證則要著重針對原發病治療,待原發病好轉汗證才減輕或消失。患者應注意增減衣物,避免受到風寒;汗出後要及時擦乾,出汗嚴重者應常備更換內衣,保持清潔;出汗過多致津傷氣耗者,要及時補充水分和易消化的營養食物。要預防憂思過度,保持心態平和精神愉悅;適當鍛鍊,勞逸結合,少食辛辣厚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