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日秋分,秋乏猛於虎,你是否總是疲憊乏力,沒有精氣神?“調補好脾腎”助你輕鬆解秋乏!
秋季神疲體倦,到底怎麼回事?
俗話說:“春困秋乏”,正值秋高氣爽之際,氣溫宜人,正是一年中少有的舒適日子,許多人卻感到全身疲憊,睏意連連,即使夜間睡眠很好,白天仍覺得精力不足,好像永遠也睡不夠似的。
秋乏,本身是個正常自然現象,可以理解為是對盛夏時節人體超常消耗的補償反應,是機體在秋季的氣候環境中得以恢復所表現出的保護性措施,但其中秋乏嚴重者通日精神萎靡,精神萎靡就會嚴重影響工作生活。
秋乏的形成,大體是由於秋季陽氣始衰,陰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裡,但充而不實,所以仍有“乏”的感覺。但不同人充實的程度不一樣,體健之人血氣充盈,臟腑得到充足滋養,故疲乏之象不顯。而秋乏明顯之人,往往是由於脾腎不足,氣血生化不足,臟腑四肢缺乏滋養,故神疲體倦、懶言聲低、精神萎靡。而脾腎兩虛形成之根本,大抵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原因:
1. 夏季暑邪耗損脾氣
暑乃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之邪,致病具有炎熱、升散、兼溼特性。其中“散”,指暑邪侵犯人體,可致腠理開洩而多汗,汗出過多,不僅傷津,而且耗氣,故臨床除見口渴喜飲、尿赤短少等津傷之症外,往往可見氣短、乏力、納差。
而暑邪致病,多挾溼邪為患,皆因暑季氣候炎熱,且常多雨而潮溼,故溼熱臃困,最是損耗脾胃之氣。加之現代人在暑日喜好冷飲,或是長期浸淫空調風扇,更是寒邪直中脾土,引起脾陽不振。
因此若是夏季不注意避暑祛溼,自身生活習慣不良,往往脾氣受暑溼所挫,秋季就會出現脾胃虛弱,運化不足,清陽不升的情況。
2. 秋季燥邪劫傷腎陰
燥為秋季的主氣。秋季萬物收斂,肅殺之氣象明顯,降雨減少,氣候乾燥,失於水分滋潤,此時之燥邪,侵犯人體,最易損傷津液,進而損耗人體臟腑陰精。
腎臟為人體臟腑先天精氣之所在,《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是以燥邪傷陰,最終必定損耗腎之陰精。而秋季為肺臟主令,肺與腎的關係,則是金水互生,燥邪傷人,先從口鼻而入,肺為華蓋,必先受之,若肺臟為燥邪所傷,肺陰虧虛,亦會進一步累致腎陰不足。
3. 脾腎夏秋之際同氣相連,易成兩虛之象
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與腎的關係是後天與先天的關係。後天與先天是相互資助,相互促進的。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為後天之本;腎藏精,主命門真火,為先天之本。脾的運化,必須得腎陽的溫煦蒸化,始能健運。腎精又賴脾運化水谷精微的不斷補充,才能充盛。
正如《醫門棒喝》所云:“脾胃之能生化者,實由腎中元陽之鼓舞,而元陽以固密為貴,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賴脾胃生化陰精以涵育耳”。因此脾腎兩髒因互相促進作用,在夏秋之際很容易同氣相連,一旦發生臟腑氣血陰陽之病變,就會迅速互相傳變,形成脾腎兩虛之象。
秋乏猛如虎
內調外理,健脾補腎可退之
秋乏嚴重之人,除脾腎兩虛為基本病機之外,在臨床診斷及治療上仍應當注意中醫辨證分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患者表現特點加以分型及診治,常見的臨床分型有以下三種,以及對應情況的日常飲食該如何調護:
1.氣虛型:大多見於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或大病初癒之人等,除了疲勞困頓之外,大多有短氣自汗,聲音低怯,時寒時熱,平素易於感冒,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倦怠乏力,面白,舌質淡,脈弱等表現。
一般治療當以益氣健脾為法,通常可用健脾丸等方劑。而在日常作息調養之中,應當注意避免勞累,飲食當以清淡,易消化有營養為好,其中山藥作為一種補益性中藥,也是人們常用的飲食佳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功擅益腎補脾,調肺化痰,輕力延年,治療脾虛腹瀉、怠情嗜臥、腎虛腰痛、滑精夢遺、肺虛咳嗽等症,是氣虛秋乏之人上乘之選。
2.陰虛型:大多為常年抽菸,熬夜傷身,喜好辛熱食物之人,秋季疲乏萎靡之餘,大多合併有口乾脣燥,不思飲食,大便燥結,甚則乾嘔,呃逆乾咳,咽燥,盜汗,腰痠,遺精,兩足痿弱,眩暈,耳鳴,面色潮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等表現。
此類患者治療上以滋陰潤燥為主,方用左歸丸。在日常調護之中,應當注意戒菸,保持良好作息習慣,飲食清淡等,還可以常吃鮮山藥、銀耳、白果、梨、蓮子、甘蔗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
3.陽虛型:大多見於年齡體弱,夏日傷於冷飲,冬春受寒之人,秋季除了精神不振以外,多見面色萎黃,食少,神倦乏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陽痿,多尿或不禁,大便溏薄,腸鳴腹痛,每因受寒或飲食不慎而加劇,舌質淡,苔白,脈弱。
治療上則以溫中補陽為法,可用右歸丸或理中湯類,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防寒保暖,遠離冰凍寒涼食物,多加戶外活動,飲食上可嘗試牛羊肉、紅棗、茴香、姜、鎖陽、龍眼肉等。
除了湯藥治療及日常飲食調護以外,中醫外治理療對於改善秋季疲乏有獨到療效:
1.艾灸
灸中脘、神闕、關元、氣海、足三裡:艾灸本身具有溫陽通絡的功用,對於脾陽不振之人尤為適宜,中脘為胃經募穴,又為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神闕位於上、下焦之樞,臨近胃腸,所以神闕穴又有回陽固脫、溫陽健脾的作用;而氣海、關元這一臨床常用經典組合,具有培元補氣,壯陽固脫的功效;足三裡作為養生強體的常用穴位,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的作用。
2. 鍼灸
選取穴位為陰陵泉、足三裡及合谷。陰陵泉,擅長健脾治血證;足三裡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及扶正祛邪之功能,擅長補益腸虛、胃及脾虛證,不宜大洩;合谷擅長通經止絡、補益腸氣。
3. 按揉穴位:太白、脾腧、足三裡
►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按揉此穴可以加強脾的運化,達到止瀉及促進物質轉化的目的。按揉時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側太白穴,以穴位處感到微微痠痛為度,反之亦然。不必用太大的力,每次按3~5分鐘。
►脾腧穴:脾臟髒氣匯聚之處,主管把食物轉化為身體所需的氣血精微等物質。手握空拳輕輕叩擊脾腧數次即可,牢記不可重錘。
►足三裡穴:按揉時端坐,四指彎曲,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裡穴處,一按一鬆,連做36次,兩側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