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大家對健康養生話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古今中外有不少長壽的名人,他們不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傑出,健康養生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方法。於是他們的長壽祕方、養生故事就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感興趣的話題。

有朋友發現這些小故事、小祕訣聽得越多,反倒是加深了自己對養生這事的困惑。有些說法相互矛盾,有些似乎又和一貫的健康常識不符。那到底要怎樣才能正確借鑑這些名人養生知識呢?

學習知識有個原則:切忌斷章取義、切忌生搬硬套。

長壽名人的養生知識都是他們各人根據自身情況總結出的經驗之談,受到當時生活環境、個人狀態諸多因素的影響,許多都具有特定針對性,達不到放之四海而皆準。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所處環境不同,存在差異很正常。在借鑑這些經驗時,要多思考,多提煉,不要盲從。

*國學大師季羨林以98歲高齡去世。他奉行的養生原則“三不”,頭一條就是不鍛鍊。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98歲依然精神奕奕,他分享養生之道時,說自己很懶,很少運動,只喜歡喝茶看書。

現在都提倡運動健身,兩位大學問家的養生之道怎麼反其道而行?可具體分析一下會發現,這兩位分享養生之道時年事已高,過多過重的運動對年邁者的身體會有損傷。

可見不能斷章取義。其實季羨林一直保持著散步的習慣,他只是不參加劇烈運動;楊振寧年輕時熱愛運動,只是年紀大了擔心跌倒,改成了偶爾騎騎健身車。

運動量多少因人而異,運動量增加需要循序漸進。我們要借鑑的是不要不顧自己身體狀態、過分迷信鍛鍊,也不能完全不運動,適當的活動鍛鍊對健康很重要。

而且季羨林的“三不“原則中,還有不挑食、不嘀咕,是對飲食、心態的要求,更值得我們借鑑。

*最富盛名的哲學家康德有一套獨特的養生祕訣:他每天定時散步,簡直和鬧鐘一樣準時,以至於他的鄰居們以他出門散步的時間來對錶。康德不願意吃藥,他堅持把健康託付給自然素質,只有極少的情況,他認為自然素質無法支援時,才會求助人工藥物。

康德的定時散步法雖然好,可顯得過於刻板,我們現在執行起來並沒那麼容易,領會精髓即可。規律的飲食、作息可以帶來健康。

不吃藥這點,一直有不少人效仿,小毛病靠自身扛過去。這種絕對的觀點存在很大危險性,病的大小、該不該扛需要專業的醫生判斷,否則小病拖著大病,一定悔不當初。

據說在康德67歲時得了一場感冒,他的順其自然態度讓病情變重,甚至成了今後健康下滑的轉折點。

對於這點我們只要借鑑更崇尚自然的生活即可,實在不必學得那麼具體。

*英國首相丘吉爾經歷過二戰,環境險惡工作辛苦,活到91歲高齡。他的健康養生之道是多吃新鮮蔬果,少吃肉;他還自創了一種養生、休息的方法:編織毛衣。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當德軍在倫敦狂吼亂炸時,他在地下室裡鎮定的織毛衣。

織毛衣需要手和腦協調配合,又能平復情緒,讓丘吉爾在緊張的工作中得到放鬆,是個很適合他的養生方法。

但是大家為了健康,沒必要都去織毛衣。很多人對編織沒興趣,不需要強迫自己跟著學。我們需要借鑑的是找到自己感興趣、能夠放鬆身心,又對身體有益的活動。

*歷史學家周谷城一生活了98歲,他曾說“我的養生之道就是不養生三個字。我從來不考慮養生不養生,飲食睡眠活動一切順其自然。”

這樣的養生之道一定令不少人驚訝。其實我們不要拘泥於“不養生”三個字本身,周老傳達的是一種心態。

健康的關鍵正來自這種心態,別把健康養生看得那麼重,那樣會變成一種心理負擔,就背離了養生的初衷。要讓自己處於一種自然放鬆的狀態下,這樣健康才會水到渠成。

現代健康理念認為,決定健康的要素是醫療、環境、遺傳和生活方式。

醫療、環境、遺傳我們幾乎無力改變,唯一能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又能帶來健康的生活方式。

長壽的名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人的經驗未必適合自己。借鑑時不妨多想多試,慢慢積累,找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養生之道。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盜汗,是不是一定要用六味地黃丸滋陰?舌苔發白時多數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