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麻黃辛苦散風寒,

咳喘能平水腫安;

痰核陰疽還溼痺,

津虧血熱禁沾嘗。

注:麻黃是味辛微苦,屬於發散風寒的藥物,有宣肺平喘利水的功效,還可用於痰核陰疽和風溼寒痺,但是津液虧損、血熱、出血的患者禁用。麻黃,性溫,味辛、微苦。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平喘,利水功效。

臨床用於:

1.治感冒風寒證,取本品辛溫發散的作用。治療發熱、惡寒無汗、頭身痛、脈浮緊等表寒實證,可與桂枝相須為用,如麻黃湯;若素體陽虛者復感外寒,本品合附子助陽發表,如麻黃附子湯。

2.治風寒犯肺之咳嗽氣喘證,取本品宣肺平喘的作用,可與杏仁、甘草等合用,如三拗湯;治療風寒束表,水飲停胸證,可與細辛、五味子、乾薑等合用,如小青龍湯;治療肺熱咳喘,可與杏仁、石膏、甘草合用,如麻杏石甘湯。

3.治風邪水腫、發熱、無汗、小便不利等,取本品發汗利水的作用,可與生薑、白朮等合用,如越婢湯。

4.治陰疽、流注、痰核證,取本品溫散寒邪、破癥堅積聚的作用,可與肉桂、鹿角膠等合用,如陽和湯。

5.治風寒溼痺、氣血執行不暢、惡寒身熱證,取本品溫散寒邪、溫經通脈的作用,可與蒼朮、羌活等合用。

6.筆者本品與桂枝、生薑皮、白蘚皮等合用可治療寒冷型蕁麻疹;與肉桂、白芥子、熟地、鹿角膠等合用可治療閉塞性脈管炎、肢端動脈痙攣、慢性淋巴結核;與蟬衣、浮萍、槐花等合用可治療溼疹;與遠志、絲瓜絡、雙花合用可治療滑囊炎;與麻杏薏甘湯合用可治療多發性疣。與蘇葉、土茯苓、積雪草合用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起到“開鬼門”“潔淨膚”作用。

使用注意:麻黃髮汗力較強,過量會傷陰,故外感風熱、陰虛陽亢、出血病證、陰虛盜汗、表虛自汗、肺虛腎虛之喘咳均應忌用。因能興奮中樞神經,故煩躁失眠患者慎用。藥理研究:麻黃含麻黃鹼和偽麻黃鹼,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而起平喘作用。有升高血壓、鎮痛、消炎、利尿、發汗、解熱、抗血小板凝集、增強膀胱括約肌張力和興奮子宮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炭疽桿菌、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亞洲甲型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摘自張德蘊主編《新編辨證用藥歌訣》2011年 內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 第一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醇鮮然科普羊奶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