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今天一個95後的同事說她要去薰艾,說覺得自己渾身疼,搞得我們這些70、80後都說,你才多大,就這樣了?

她卻一副過來人的口氣,開始給我們舉例子,現在00後都知道保養——保溫杯裡泡枸杞了,還舉出很多例子。

不過她說的也很現實,上了幾歲年紀,失眠健忘、脾胃失調、腰腿痠痛……都來了。

現在看電視、書籍也都變成“如何治療失眠”、“健康100問”、“吃什麼預防XX症”……,甚至連道聽途說的各種小偏方都會去試試。家裡老人更是拿著“專家”的話當“法寶”。

因人而異的“度”

面對生命大家都很誠實,都希望自己是健康的,過得生活是有品質的。

先不說塑料雞蛋、工業色素那些有害的食物,也不說地溝油、改換標籤那些以次充好的產品,就說那些可以吃的食材,都不知道要怎麼個吃法。

我想大家都聽說過“秋天到了要補什麼”,“心情不好要吃什麼”……聽多了,有沒有發現其中很多說法有衝突。

比如,我在一個媽媽群裡看見有人分享——“人一輩子所能吃下的食物量是有限的”,大概的意思是,人能吃多少東西是定量,吃太多會把這個量過早消耗,人就會因為各種原因吃不下東西了。

先不管那些極端的例子,只說這個“量”的問題,我曾經在一個健康類節目上看過醫生說,有些氨基酸人體是無法自身合成的,必須通過食物,而很多人之所以亞健康是因為挑食、吃得少。

老話說“吃飯要吃八分飽”,其實就是講的一個“度”。

判斷是非的“量”

我不知道要吃多少鹽。

記得小時候看《白毛女》,就是因為她逃到山上,沒有吃鹽,頭髮都白了,變得像個老太太。現在電視上又說要少吃鹽,因為我們平時吃的食物、飲料、零食裡含有大量的鈉離子,都屬於鹽,所以最好不要再單獨攝入鹽了。

同樣,也不知道能吃多少糖。

世界衛組織建議:禁止食品生產商在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及飲料中新增遊離糖。遊離糖 包括我們平時吃的糖、攝入的葡萄糖,還包括蜂蜜、果汁中的糖。

有的時候經過路邊攤也遲疑,看見點心還是情不自禁地想買。心想:管它那麼多呢,自己吃著開心就行了。

吃得時候開心,吃完了渾身毛病疼的時候就不開心了,連累家人擔心就更難受了。

我們了解知識、聽從建議,目的是為了自身有一個好的發展。

斷章取義的“信”

看過張巨集文醫師的一個訪談,他談到自己給一位外國朋友建議,喝牛奶吃雞蛋。網上就開始傳他說疫情期間要吃雞蛋和牛奶,後來竟然傳成了不能喝粥吃鹹菜。

他在採訪中很無奈的解釋,當時那位朋友所處的環境是,不能戴口罩,外面疫情嚴重,孩子不得不去學校,而且還有當時當地的情況,他建議喝牛奶。

他也沒說喝稀飯不好呀,人跟人體質不同,國情不一樣呀。也沒說吃雞蛋牛奶就一定好呀。

並說到,他不能在說每一句話的時候都把具體情況都講一遍,再把可能的原因和為什麼不那樣的原因都說一遍。

斷章取義地下結論,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順應規律的“選”

被長輩囑咐“多吃什麼少吃什麼”的事情尤為尋常。

朋友說,有一次,她婆婆也不知道從哪裡聽說“吃黃色水果對身體好”,於是帶著一大堆芒果、香蕉去她家,非要他們都吃了。

朋友說她那天來例假,芒果止血的,香蕉滑腸的,她當時也沒注意,加上盛情難卻,最後肚子難受了好幾天。

不是生活在原產地,吃多了當地的水果就是會不適應。即使是在當地,也應該吃應季的水果。

人都要順應氣候,動植物之所以能在同一種環境中生長,也是如此。

規矩

老一輩流傳的道理,經過了千錘百煉,有其必然的規律可循。“無規矩不成方圓”,講的也是要有一個尺度來規範自己。

比如,自己身邊那些“管住嘴,邁開腿”的人,是不是比經常“坐、宅、躺”的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要好得多。

甄別

多了解,擴大認知面,不用急著全盤否定,也不用每聽一條都奉為金科玉律。要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

比如你天生食量大,不吃就餓得胃疼,為了少吃而落下胃病,那就得不償失了。但如果你只是嘴饞,為了享受吃帶來的快感,開心也吃,傷心也吃,最後身體生出各種不適,那時候估計只剩下後悔的傷感了。

自律

現在流行一句話“知道了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其原因就是你沒有去做,只是紙上談兵。

沒有去理解道理,沒有去分析道理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也沒有想過要如何做,要做什麼,並堅持去做。

要想吃新鮮時有滋有味,就要平時的飲食清淡;要想擁有健康的體魄,就要平時注意鍛鍊。

同理,要想知道自己吃多少、怎麼吃,除了知道基本的常識外,還要思考適合自己的規律。管得住自己,才是健康的關鍵。

寫在最後: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食物也會吃錯?一文教會您正確選擇和搭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