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溼氣”究竟是什麼東西?我們又該如何解決掉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呢?

“溼氣”其實是一種中醫概念,是中醫認為的“風、寒、暑、溼、燥、火”六大邪氣之一。

聽上去很玄乎,但結合一下我們的日常生活就非常好理解了。

“溼”就是東西沾了水,“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麼“溼氣”就是我們感覺上並不乾燥清爽,卻也沒辦法直接看到水滴。

比如南方氣候溫暖潮溼,尤其到了回南天,連空氣都好像被水浸泡過,面板也黏黏糊糊的,衣服晒了幾天還很潮溼,雖然不能擰出水,但也稱不上乾燥。

把這種水分含量較高,但又沒有形成液態水的情況放到我們人體內就是所謂的“溼氣”。

衣服長期處於潮溼狀態容易長黴斑,人體長期處於溼氣重的狀態也會有不好的表現。

溼氣從空氣中進入我們的體內,首先接觸的是面板,容易導致面板瘙癢、長痤瘡、長溼疹、皮炎等面板問題。然後逐漸深入體內,會出現肌肉痠痛、手腳發沉、精神疲憊的情況。

如果溼氣進入我們的關節,還會導致關節疼痛,尤其到了陰雨天,膝關節彷彿被許多螞蟻噬咬,疼痛難忍。

如果女性朋友的溼氣較重,還會影響月經,會出現經期不穩定、痛經的症狀,甚至會導致陰道炎、盆腔炎症、不孕等婦科疾病。

或許此時會有朋友問,那溼氣就是通過空氣進入體內的嗎?這個看法不盡然。溼氣的產生有外感因素,也有內感因素。

溼氣從外部環境進入體內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生活在溼氣較重的地方、淋雨後沒有及時換上乾的衣服,甚至很多女性朋友在洗頭後沒有吹乾頭髮就睡覺的壞習慣也會導致溼氣入體。

內感因素則可以分為情志、飲食和勞逸。

如果情緒不佳、肝氣鬱結,會引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紊亂,或是飲食習慣不良、喜歡吃肥膩、冰冷的食物,又或是熬夜,同樣會導致體內溼氣加重。

《黃帝內經》中提到,脾主運化。如果脾因為受到前面提到的外感因素與內感因素影響而變得虛弱,運化能力下降,就會難以吸收體內食物的營養。

沒有被吸收的營養容易吸引體內的水分,一直堆積在身體裡就會加重體內的溼氣。

既然溼氣進入體內的方式這麼多,怎麼才能判斷自己的身體是不是處於溼氣重的狀態呢?

1.起床狀態

中醫認為,溼重如裹。如果起床後一直處於疲憊的狀態,感覺很困,打不起精神,彷彿有什麼東西包裹著腦子,那就是溼氣重了。

小腿肚很酸、發沉,這也是體內溼氣重的典型表現之一。

2.觀察便便

體內有溼氣會使得便便黏膩。與正常情況下的香蕉狀、表面平滑、排出順暢的便便相比,體內有溼氣時的便便難以成型,或成型了卻黏在馬桶上,難以衝乾淨。

如果便祕且便便不成型,則說明體內溼氣非常重了。溼氣過重會使得便便黏在腸子裡,難以排出體外。

長此以往,腸子反而會吸收便便中的毒素,引起更多疾病。

3.觀察舌苔

健康的舌頭是淡紅色的,舌苔是薄薄的白色,不會過於乾燥,也不會過於溼滑。如果體內溼氣較重,舌苔會變得粗糙厚膩,顏色發黃或白。

4.刷牙情況

如果刷牙時容易感到想吐,或吐出痰液,或嗓子裡總覺得有痰,這也是體內溼熱較重的表現。

在我們了解完溼氣的來龍去脈後,自然要想辦法對症下藥,解決這個難纏的傢伙。

如果舌苔較厚且發黃發膩、口乾口臭、面板油膩且有痤瘡或痘痘、便便黏廁或便祕、怕熱易出汗,這就是溼和熱同時存在於體內,可以吃健脾胃、利溼氣的赤小豆扁豆粥。

如果舌苔白厚、口黏發甜且食慾不振、容易水腫、便便粘黏且不成型、怕冷且手腳冰涼,這就是溼和寒同時存在於體內,可以吃健脾驅寒,除溼消腫的山藥薏米芡實粥。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告別耳鳴、耳聾,耳通目明,找對方法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