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們中中國人的飲食應該是什麼樣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古老的《內經》中尋求答案,首先我們的飲食結構基本上是以五穀為主,《內經》中是這麼說的:“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可見這裡一直強調一個問題就是在補益,說明白了,就是隻有五穀養人。注意這裡的養人按拙醫的理解就是使人長壽之意,切不可搞錯。因為我們《內經》自始至終都是在研究人是如何長壽的,這是拙醫讀《內經》的心得,包括其中談到治病也是一樣,因為人要長壽必須先要祛除疾苦。其次飲食應該有個什麼樣的度?《內經》中又說到:“飲食有節。”這就是說飲食要有節制,不可以暴飲暴食。最後飲食不當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內經》中又說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吃多了就要傷腸胃。所以總結起來就是:飲食清淡,寒溫適中,嚴格控制量。有一句很好記的諺語歌就是:“調飲食,莫過飽,心不順,賞花草。”
那麼飲食對於人體到底是什麼樣的機理呢?
人自斷母乳開始,必定要依靠吃飯食來維持身體的發育與運轉。而中華之飲食的根本是五穀。五穀此物以飲食入口則變為土,其中所包含著四時陰陽與天地精華,按《陰符經》的理論來講,人是盜取了五穀之氣而活的,這就是古人的智慧。放眼天地之間萬物無不以土為養,人亦如此。如植物根於土壤,沐浴於Sunny春風,經歷於雷電風雨,成熟於秋實碩果……,若是離開土,必定是陰盛而陽盡,死矣。故醫家有言:“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想必意義是非常深遠!
做到什麼樣的標準才是好好吃飯呢?
好好飯是有前提的即:不生氣,不焦慮,不言語等等,情志要平靜,而且要心懷感恩天地父母之心。然後再按 明朝鄭瑄《昨非庵日纂》裡寫到:
吃飯須細嚼慢嚥,以津液送之,然後津味散於脾,華色充於肌肉,粗快只為糟粕填塞腸胃耳。
《華佗食論》曰: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人胃白化也。
華佗所說的是飲食消化三步曲:火化是指要吃熟、煮爛的,為什麼?這如同熬藥一樣的道理,夫萬物於水火之中煎熬,必定是精華從裡而外出也,即就是精華釋放的過程。只有這樣人才能很輕鬆的“盜取”它們的精華。接下來口化之細嚼就是指那個把飯菜咀嚼如漿的過程,最後腹化才能順利完成,這是很關鍵的一點。總而言之吃飯要清淡熟食,細嚼慢嚥。若是有緣人能做到以上幾點,那麼加以時日,必定是毛髮光澤,牙齒堅固,肌肉充實,精神鑠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