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冠心病患者問華子,他患了冠心病之後,醫生就讓他一直服用他汀類藥物。他不太理解,這不是一種降血脂的藥物嗎?他原本的血脂也不高,只是有點高血壓,為什麼還要吃他汀類藥物呢?
華子告訴他,他汀類藥物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不僅可以保護心血管,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能逆轉疾病。
一、為什麼會得冠心病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的作用是為心臟供血,當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之後,動脈的管腔就會狹窄,血流就會減少,當心髒得不到足夠的供血和供氧時,就會出現心絞痛的症狀。
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動脈內膜出現了損傷,使血液中的膽固醇進入內膜之中,生成了粥樣硬化斑塊。而能造成動脈內膜損傷的常見因素,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吸菸等多種因素。
二、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粥樣硬化斑塊的增長十分緩慢,通常要十幾年才會造成動脈明顯的狹窄。當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之後,會使患者活動耐力顯著降低。表現為在持續活動後,心肌因供氧不足而產生疼痛,患者在被迫休息之後,才能緩解,但對日常輕度活動並不會產生影響。
但是冠心病真正的危險因素,不是血管狹窄的程度,而是斑塊的破潰。斑塊從使血管狹窄50%,增長到使血管完全堵塞,還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但更危險的是,很多的粥樣硬化斑塊並不穩定,在血流沖刷、血壓變化、動脈痙攣等因素下,斑塊表面會發生破潰,就會啟用人體內的凝血機制,形成血管內的血栓,堵塞住血管。
三、他汀類藥物的關鍵作用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藥理作用,是抑制人體中合成膽固醇的酶,使膽固醇水平降低,所以被歸為調節血脂藥物。但他汀類藥物除了調節血脂之外,它對粥樣硬化斑塊還有其他藥物所不能代替的“關鍵作用”。
他汀類藥物還可以改善動脈內膜的代謝;可以抗膽固醇氧化及炎性刺激作用;可以使斑塊的脂質核心縮小,使斑塊的密度加大、體積縮小,把不穩定的斑塊轉化為穩定的斑塊。在長期服用(2~4年以上)時,會對粥樣硬化斑塊產生部分逆轉作用。
也就是說,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的“關鍵作用”,是為了穩定斑塊,避免斑塊破潰形成血栓。用藥達標的指標,要求至少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至2.6mmol/L以下;如果已經發作過心梗,或是做過心臟支架、搭橋等手術的人,則需要把LDL-C降到1.8mmol/L以下才可以。
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即使血脂正常,也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長期治療。有相關的臨床試驗表明,服用他汀類藥物時間越久,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機率就越低。對於血脂超標較多的人,可能需要與其他型別的降脂藥合用,才能使LDL-C控制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