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年公曆的11月22~23日是 “小雪”,此時氣溫下降,氣溫逐漸降到0度以下,有些地方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在起居養生上,要早睡晚起,保證睡眠充足。外出時,最好穿高領而且護腰的衣著。注意腳部的保暖,每晚堅持溫水泡腳、按摩雙腳穴位,以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最需要保護的就是心臟。

對於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來說,這段時間裡,最好將鍛鍊安排在日出後或者午後。 由於這一階段室內外溫差較大,到戶外活動時,要提前做好熱身運動。

此節氣身體變化:

1、面板易生凍瘡 入冬以後,天氣寒冷,很多人會生凍瘡。 凍瘡常常發生在手、腳、耳等部位,一般只有紅、腫、痛的症狀,嚴重的可能起水皰,甚至潰爛。

2、季節性情感失調 嚴寒的冬季,朔風凜冽,草木凋零,受到寒冷空氣的影響,一些人在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

在養生上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1、情緒的調理 小雪節氣,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從而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使臟腑氣血功能發生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 因此,冬季應注意調節情緒,保持樂觀開朗、愉悅暢懷的心態,天氣好的時候多去戶外活動。

2、養腎的好時機 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藏”, “萬物藏,腎氣水旺”,冬季時節,養“藏”而固腎氣,腎臟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氣候變化。因此,冬天補腎最合時宜。

3、食補正當時 小雪時節,天氣乾燥,溫度較低,人體寒氣旺盛。因此,在這個時節需要補充一些能夠讓我們“熱”起來的食物。像羊肉、牛肉這些溫補的食品就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養生專家推薦,在這個季節一些黑色的食物是很好的選擇。如:黑木耳、黑芝麻,甚至泥鰍、黃鱔、黑米、黑大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等不僅可以補養腎氣,還可以抵抗寒冷,而且能夠潤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4、減鹹增苦、滋養心氣 《黃帝內經》中講: “冬日腎水味鹹,恐水攻火,故宜養心。”意思是說:冬季的飲食不宜過鹹,以免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致使心陽的力量減弱。而天氣上屋外乾燥寒冷、屋內燥熱,不少人會出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面板乾燥等症狀。所以,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清火潤腸,滋養心氣,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像小米桂圓粥就能很好的補心腎,益腰膝。適用於心腎精血不足、失眠、腰膝痠軟的朋友。另外像胡蘿蔔燉羊肉、牛肉都是很好的冬季滋補必備菜系。

5、頭部、足部保暖 這個節氣開始,北風開始多起來,而我們的頭部是所有陽經彙集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所以外出一定要注意帶帽子。而人的足部距離心臟最遠,一旦受涼,將導致抵抗力下降誘發多種疾病。注意一點:手腳冰冷的時候不能馬上火烤,易導致血管收縮而造成組織壞死,容易形成凍瘡。

6、經絡保養--按摩太沖穴、腎俞穴和湧泉穴 常按這三個穴位可以使人心平氣和、腎氣鞏固、強筋健骨。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在足背側,第一、二趾間隙後方的凹槽裡,按揉太沖穴不可用力,輕按40-50次即可。

腎俞穴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平兩旁1.5寸處,兩手搓熱後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50-60次。

湧泉穴位於足心凹陷處,為足少陰腎經之首穴。用手按摩湧泉穴60次左右直至足心發熱為止,可強腎固本,強筋健步。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與智者談養生,真正的養生如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