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但是近20年,人們傾向於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而穀類食物的攝入量在逐漸減少,隨著穀類的減少,相關聯的疾病發生的比例卻在逐年增加。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壓等,其實都與我們的飲食結構有很大的關係和影響。

以穀類為主的膳食結構既可以補充足夠的能量,又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以及含有脂肪較高的動物性食物,有利於預防相關慢性疾病的發生。

穀類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一般佔總重量的75%-80%,蛋白質含量是8%-10%左右,脂肪在1%左右,並且還有含有礦物質、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一般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50g-400g穀類食物。

粗糧搭配其實有兩層意思:一是要適當多吃一些傳統上的粗糧,就是相對於大米、白麵這些細糧外的穀類,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蕎麥、燕麥、薏米、紅小豆、綠豆、芸豆等;二是針對目前的穀類消費主體是加工精度高的精米白麵,要適當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麵。

不能光吃粗糧的原因是。有些粗糧的某些氨基酸含量會低,如果長期吃一種粗糧,會導致其他的氨基酸不能充分的吸收,而使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變低。所以不同類的糧食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營養價值。

如穀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豆類蛋白質中又富含賴氨酸,但是蛋氨酸含量較低。若穀類和豆類食物合用,可以大大提高它們蛋白質的生理功效。

穀類由外到裡分別是穀皮、糊粉層、谷胚和胚乳。穀皮,有纖維素和礦物質;糊粉層,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谷胚,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還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胚乳是穀類的中心部分,就是我們常吃的部分,它只有澱粉和少量的蛋白質。

因此,糙米和全麥粉營養價值比較高。如果加工太細,會損失很多營養。而損失的這些營養成分又是人體最容易缺乏的。以精白麵為例,它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1只有標準粉的三分之一。而維生素B1如果缺乏會引起“腳氣病”。

與細糧相比,粗糧更有利於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有利於防止高血糖。在主食攝入量一定的情況下,每天食用85g的全穀食品能減少若干疾病的發病風險,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因此建議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糧。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最齊全的“穴位拍打操”!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