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為期8天的小長假馬上就要結束了,每天吆喝著親朋好友四處遊玩順帶胡吃海喝的美好假期就這麼畫上了句號,大家開不開心哈?

咳,開個小玩笑,各位不要真的打我。

我可是正正經經來科普的!!

請搬好你們的小板凳,坐下認真聽講

寒露將至,秋燥來襲

10月8日,除了是我們國慶黃金週的最後一天,還是今年的第17個節氣——寒露。

寒露,詞典上的解釋就是→將欲凝結的寒涼露氣。古書《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記載:“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令,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燥”為秋季的主氣,故有“秋燥”一說。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深秋季節,人們應該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1. 秋季飲食——滋陰潤肺

秋燥傷人,以耗損津液為主。津液有固護機體、防禦病邪的功能,中醫世家張景嶽稱:“五液充,則形體賴而強壯。”

一旦津液耗損不足,則筋枯髓減,皮槁毛脆,臟腑虛弱,通俗來說就是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故而秋季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建議多喝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等也應多吃。

此外,還要多喝水,喝水是對抗秋燥最簡單的方式,且喝水應以白開水為主。即使不怎麼渴也要喝,少量喝、多次喝,促進腸胃蠕動和消化。

2. 秋季運動——輕鬆平緩為原則

從中醫理論上來說,秋天是人體精氣處於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量不宜過大,切勿運動過度導致大汗淋漓,以免出汗太多,導致陽氣損耗。

秋季鍛鍊,可以選擇慢跑、打太極拳、登山、打羽毛球等運動,或者選擇其他運動量不大、比較輕鬆平緩的專案,既能鍛鍊身體筋骨增強體質,也不會過於損耗身體元氣。

3.秋季作息——早睡早起

俗語說“春困秋乏”。

夏去秋來,天氣逐漸變得涼快,出汗減少,人的機體也進入到了一個週期性的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平衡,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得到緩解,消化系統功能也日漸正常,

然而此時人們的身體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

早睡早起可有利於收斂精氣,順應節氣變化,以形成天人相應的養生方法,消除秋乏,養足精神,增強身體免疫力,以抵抗接下來的寒冬凜冽。

4.秋季養胃——保暖是首要

秋天氣候涼,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新增衣服,夜晚睡覺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另外,胃病患者“秋涼”一定要適度,不要勉強挨凍而凍出病來。

在飲食上,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另外,秋季蕭瑟,樹葉凋零,容易使人觸景生情,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淒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鬱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影響了胃病的康復。

5.秋季進補——虛者補之

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提倡食補。

秋季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這些食物與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以上就是給大家整理的5條秋季養生事項

寒露過後,大家都要記得

多喝水、注意保暖、早睡早起

健健康康過秋天!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秋天如約而至,需要補充水分,請收下秋天的這份水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