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預示著秋季即將結束,冬日就要到來。
那麼此時節的氣候變化特點是什麼?
而我們又應該如何養生保健呢?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古人認為,寒露時節,氣候由熱轉寒,鴻雁排隊南遷,雀鳥不見,海邊蛤蜊多現,菊花遍地盛開。《曆書》雲:“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時節,天氣日趨寒冷,白雲紅葉,偶見早霜。養生之人宜順應自然,注重“防寒”。
1、莫貪涼,適時增衣
“露已寒,將為霜”。告別了秋高氣爽,天漸寒,夜漸長,風氣蕭肅,夏花凋零,落英滿地,秋殘如血。此時,氣候由涼轉寒,俗話雲:“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中醫講:“寒露腳不露”,就是說到了寒露以後,天氣由涼爽走向寒冷,不應該再穿涼鞋或短褲,應隨時增減衣服,防止秋涼感冒,不要再貪圖“秋凍”。
2、防秋燥,滋陰潤肺
寒露時節,氣候乾燥,易侵犯人體耗傷肺陰,當科學進食,適度調養,滋陰潤肺。秋季應肺,“肺主宣發與肅降,喜潤不喜燥”。寒露養生飲食宜在平衡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情況,少辛增酸,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之類食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補脾益胃,養肺潤腸,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晚餐則最好喝點湯。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3、護面板,保溼防燥
“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空氣溼度偏低,風力漸大,汗液蒸發迅速,面板容易乾裂,毛髮容易脫落,易出現咽乾、鼻燥、面板乾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狀。因此,居室之內當保持一定的溼度,可適當使用加溼裝置,或種養一些綠色植物,或飼養一些水族動植物,如觀賞魚、水草等,同時注意適當補充體內水分,適當喝些蜂蜜水,多吃雪梨、香蕉、蘋果、石榴等水果,清潔面板後塗抹一些潤膚護膚品,內外兼顧。同時,別忘了每天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4、巧鍛鍊,擇時擇地
寒露時節,空氣清新,是鍛鍊的黃金時間。肺應“五志”之悲 ,變化不定的氣溫容易令人莫名苦悶傷感,或疲勞易怒,此時鍛鍊易加重器官負擔,損害機體功能,最好在精神飽滿時進行,地點以公園等安靜且乾淨為佳,不宜選車水馬龍的路邊,以免吸入過多的灰塵和汽車尾氣。運動專案以動作幅度小、熱量消耗大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爬樓梯等,老年人可選擇散步、瑜伽、太極拳等。鍛鍊時間最好每次不超過1小時,以身體發熱、微微汗出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