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是什麼?腫瘤患者對“發物”有禁忌嗎?
從中醫角度,所謂“發”,可以理解成“誘發、引發、助發”。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體記憶體有“伏邪”,如果吃了“發物”,就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導致疾病反覆發作。
實際上我們老祖宗《黃帝內經》上就有記載,當時有這麼一段話:
“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患了熱病將欲愈時,吃肉會使病情反覆,吃太多,會使熱邪遺留,病不易愈,這就是熱病的禁忌。這是人們所說的“發物”。
發物可分為以下5類01
食用菌類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面板瘡瘍腫毒。
02
海腥類
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鹹寒而腥,對於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面板疾病。
03
蔬菜類
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易誘發面板瘡瘍腫毒。
04
果品類
主要有桃子、杏、銀杏、花生、芒果、楊梅、櫻桃、荔枝、甜瓜等。
05
禽畜類
主要有公雞、雞頭、鵝肉、雞翅、雞爪、驢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蛋、鴨蛋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面板瘡瘍腫毒。
其中,雞蛋確實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雞蛋內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於異性蛋白,有少數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後出現異常反應。
此外,屬於發物的還有菜油、糟、酒釀、白酒、豌豆、黃大豆、豆腐、豆腐乳、蠶蛹及蔥、蒜、韭菜等。更有甚者將葷腥羶臊之類食品一概視為發物。
腫瘤患者要忌發物嗎其實腫瘤患者可以吃的食物很多,和平常普通人差不多,並沒有太大不同。對於民間廣為流傳的“發物”,這裡講一個我遇到案例:
這是一個患婦科腫瘤的患者,當時基本是抬著進我的門診的。經過診斷後,我發現她其實沒有任何問題,所有的症狀其實只是重度營養不良引發惡液質症狀。
原因是:她聽說了種種所謂的“發物”,於是這不敢吃那不敢吃,最後只吃4樣東西。
所以經我(成文武教授)診斷後,給她開出的方子就是回家給她做各種有營養的,好吃的,變著花兒的吃,一週後這個患者就能走著來我的門診了,現在她恢復得非常好,一晃也8年了。
所以說,不要偏聽偏信,且不說“發物”這個概念對於腫瘤來說本就是無稽之談,即便將來真“發”了,是不是吃出來的還兩說。飲食上這樣搞下去,不要說怕將來“發”,現在命就快沒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飲食觀念。
科學研究證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顯示出哪一種食物會明確造成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坊間傳言,所謂的雞、雞蛋、海鮮、牛羊肉等等的“發物”,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既然“發物”的說法沒有根據,那麼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嗎?
還是要忌的,那“忌”什麼呢?從廣義來說首先要忌的是不恰當的飲食,也包括不良飲食習慣,因為不恰當的飲食確實是一種致癌因素。
如果腫瘤病人確實需要忌口,要注意忌菸、酒;忌暴飲暴食、油膩食物,忌鹽醃、煙燻、火烤和油炸的食物;忌黴變、醃醋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儘量少吃多骨刺、粗糙堅硬、粘滯不易消化的食物;忌味重、過酸、過甜、過鹹、過冷、過熱以及產氣過多食物;腹水病人忌多鹽多水食物。而像豬肉、牛肉、鯽魚、鯿魚、黒魚、帶魚、海蔘、淡菜、蝦、母雞、雞蛋等,其實這些是可以食用。
所以說,對於腫瘤患者來講,“發物”是不用忌口的。需要忌口的是某些致癌物,以及一些容易引起胃腸道不適以及其他併發症等的食物。
此外,腫瘤患者還是合理安排飲食,每天攝入食物,如蔬菜、水果、穀類、豆類應占2/3,控制體重,避免過輕或過重。
1.建議每日5種以上果蔬,每日300-500g;五穀類200-400g;
2.最好吃魚和家禽以替代紅肉,紅肉(牛羊豬肉)量不應超過90g;
3.不提倡飲酒;
4.少吃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脂肪;
5.不吃燒焦、煎烤的食物。
另外,根據個人不同體質,在飲食的選擇上也要有所趨避:原則上體質熱要避免食用性質偏熱的食物,體質寒涼,陰寒的食物就要避免。
所以食物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要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不是熱性的就一定不好,涼性的吃得不對路一樣會添亂。
對於腫瘤患者正確的飲食建議是:
▼
不挑不撿
不多不少
什麼都吃
均衡飲食
給胃癌患者兩點建議1、自我角色的轉換
有些患者以前是在家裡當家做主的人,什麼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生了病以後也是如此。對此我想說的是,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放手,身上不要揹負那麼多的事情,把決定交給家人去做,真正做到這點後你會發現一身輕鬆,眼界也會更加開闊。
2、接收權威的科普知識
接受有證據支撐的科普知識,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循證醫學”,這些都經過臨床研究以及大樣本資料的證實。
那些保健品宣傳,包括甚至有的電視上號稱的“牛肉湯可以殺死癌細胞”、“綠豆湯擺平腫瘤”等等資訊,這種謠言姐妹們一定要學著甄別。
面對良莠不齊的資訊,希望大家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判斷力,凡事先在腦子裡思考一遍,用科學的角度進行解釋,不要相信未經證實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