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不知不覺之間,

傳統24節氣已經到了寒露,

露凝霜重,天氣漸寒,

養生驅寒至關重要,

為什麼呢?

因為空氣中寒氣漸濃,

侵入身體的寒氣就越來越多,

再加上溼氣,

對於身體來說,

絕對是一種負荷。

而寒溼是萬病之源,

養生不排寒,

一切都白談,

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因為寒在體內,

進而成溼,

千寒易除,

一溼難去,

一旦成為溼氣,

要祛溼就困難很多。

寒露後養生,

一定要謹記3要點,

一定要注意4不露,

一定要做到5個一。

謹記3要點

1、“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

白露節氣一過,

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

寒露節氣一過,

應注重足部保暖。

寒從腳入,

腳底湧泉穴,

是寒氣最容易侵入的穴位之一,

因為兩腳離心臟最遠,

血液供應較少,

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

因此,保溫效能差,

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寒露過後除了要穿保暖效能好的鞋襪外,

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

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

改善腳部面板和組織營養,

可減少下肢痠痛的發生,

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但泡腳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

不可強求!

2、“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寒露之前,

穿單衣的人多,

那是因為寒氣尚疏,

而寒露過後,

露凝寒重,

就儘量不要穿單衣。

寒作為六邪之一,

作為一種最基礎的治病邪氣,

可以導致關節炎、

凍瘡、以及種種寒症,

寒氣入骨,

各種骨關節病就來了,

風溼類風溼等嚴重關節病,

都和寒有密切相關。

因此,

專家建議寒露之後,

經期和孕期女性、

老年人和關節炎患者、

陽虛體質等特殊人群要及時穿秋褲。

但一些愛美的女性穿緊身的秋褲捆在身上,

導致血液不流通,

可能會讓身體變得更冷,

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凍瘡、

寒冷性脂膜炎等問題。

3、“秋冬霧,殺人刀”

可能我們秋冬知識,

關注得最多的是降溫下雨,

這樣好做防備,

但其實秋冬的霧氣,

也是我們要注意的,

秋冬季寒冷、乾燥的空氣,

要經過“肺”這個氣體交換站進入體內。

此時不加以保護,

不僅會誘發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

還非常容易落下病根,

導致來年復發。

霧氣持續不散,

會加重老年人迴圈系統的負擔。

有晨練習慣的老人最好等9點之後,

霧氣散去再鍛鍊。

寒露到,四個部位不能凍

1、頭部不能凍

頭是人體行動的指揮所,

為中醫所謂諸陽之會,

但是頭同時也是身體較為脆弱的地方,

沒有太多脂肪,

容易侵入外邪,

導致各種疾病,

因此,

冷熱感覺都特別明顯,

入秋後外出的時候最好戴帽子,

洗頭時用水要比平時熱一點,

額頭上出汗水時不能見風。

這是因為頭作為人體“諸陽之會”,

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

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

以及四肢不溫的人和易感風寒的人,

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2、腹部不能凍

腹部有很多重要的經脈,

如脾胃經、肝腎經穿過,

任衝督三脈起於腹腔內。

此處受涼將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

對臟器功能都會有影響,

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

經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經等。

而肚臍眼部分又稱神闕穴,

是人體的長壽大穴,

需要保護好。

3、關節不能凍

作為人體重要的負重關節,

膝關節最怕冷。

在秋冬季節,

不僅溫度低,

還時常伴有寒風,

短短几分鐘,

寒風就會侵襲未受保護的膝關節,

使其受寒。

不知膝關節,

人體每個關節都是這樣,

靈活性大,

但關節處往往肉最少,

總容易受寒,

因此,

人到了一定年紀,

都或多或少會和關節炎打交道,

甚至骨質疏鬆,

也和寒有重要關係。

因此,天寒之後,

一定要注意保護關節,

4、腳部不能凍

腳是人體各個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

因此,

血液流經的路程也最長,

而腳又彙集了全身的諸多經脈,

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

足部寒冷,

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

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因此可以睡前泡泡腳,

祛除一點寒氣,

也可以選擇一些驅寒的調理,

給自己的身體除除寒,排排毒。

寒露到,記住“五個一”

1、一碗羊肉湯

為什麼是一碗羊肉湯呢?

因為羊肉是溫熱的食物,

羊肉性質溼熱,

可溫中補虛。

可作為秋冬溫補的選擇之一,

當然,

未必是羊肉,

也可以選擇其他的,

但要記住,

以溫補排寒溼為主,

至於選擇什麼,

則看個人愛好,

有些不吃羊肉的,

也可以選擇其他東西代替。

2、一盆泡腳水

腳底湧泉穴,

是養生要穴,

而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

因此,

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

緩解疲勞的作用。

一般40攝氏度左右的水溫即可(不燙手)。

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需詢問醫生。

某些特殊疾病,

泡腳也需謹慎,

如靜脈曲張。

3、一杯暖身茶

秋冬飲食,

以溫補暖身為主,

是因為外面寒冷,

要給自己身體補充點能量,

而溫補暖身的食物,

可以祛除體內部分寒氣,

這和中醫說的:

熱則寒之,

寒則熱之,

其實就是同一個道理。

是以在食物選擇上,

稍微懂點養生的人都知道,

夏天多選一些清涼的食物,

冬天則多選溫熱食物。

茯苓蜂蜜茶,

茯苓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可以提供充足的熱量,

與蜂蜜一起搭配飲用,

可以保證機體得到充足的能量,

以抵抗寒冷。

4、一套暖身衣

秋冬保暖有個穿衣口訣:

內貼中鬆外收口——內衣貼身,中層寬鬆,外套防風。

內衣最好柔軟貼身,

有助於增加保溫性。

中層的衣服吸溼性要強,

不要過緊,保持乾燥。

外套一定要防風,

最好在領口、袖口、腰部、

腳踝處有收口的設計,

可以防止冷空氣趁虛而入。

5、一按暖身穴

天冷容易手涼,

人們習慣搓手取暖。

我們手上有一個取暖開關——勞宮穴,

天冷按摩勞宮穴可以保暖。

勞宮穴在我們的手掌心裡,

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

屈指握拳時,

中指指尖所點處就是該穴。

勞宮穴五行屬火,

可以採用按壓、

揉擦等方法做逆時針的按摩,

每次按10分鐘左右,

每天2-3次,

能夠起到暖手助熱、寧神養心、促進睡眠的作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通過舌診,窺探身體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