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丹桂飄香的季節,天氣轉涼,不少人紛紛套上了秋裝,部分北方地區的同胞可能已經將秋褲找了出來,隨時準備加持於身;亦有不少人已經約上了入秋後的第一頓火鍋,開始貼起了秋膘,準備禦寒過冬了。
如何正確的貼秋膘呢?清代醫家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虛勞門》中寫道:
“少年形色衰奪,見症已屬勞怯,生旺之氣已少,藥難奏功,求醫無益,食物自適者,即胃喜為補,扶持後天, 冀其久延而已”。
“胃喜為補”即為“適宜自己口味的食物”。
《內經》中雲:“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意為酸、苦、甘、辛、鹹五味入肝、心、脾、肺、腎五臟,積之日久,便能增加各臟腑之氣。
《景嶽全書》曰:“素喜冷食者,內必多熱;素喜熱食者,內必多寒;故內寒者不喜寒,內熱者不喜熱;然熱者嗜寒,多生中寒;寒者嗜熱,多生內熱”。
這也說明了人體體質不同,嗜食生冷亦不相同。
比如熱盛之人,炎炎夏日就是喜食冷飲,因為人體需要這一份寒涼去打壓體內的邪熱。反之,虛寒之人,即便是炎炎夏日,一份冷飲也足以讓其腹痛洩瀉不止。故而說,“胃喜為補”是為食適宜自己的食物。
“胃喜”為需,用之有度“胃喜為補”並非說喜歡的食物吃進去就是進補,而是鼓勵各位食用適合自己消化能力的食物。
如前文所講,不同體質的人對食物的偏食程度不同,比如陰虛之人,食用火鍋,就可能上火。此外,不同地域的人,飲食口味亦可導致體質的變化。
《內經》曰:“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梳理,其病皆為癰瘍”。
這裡就說東方地處海濱的人們,喜歡魚鹽之味,所以人們面板色黑,肌理鬆弛,就多發癰瘍之類的疾病。
這也即是說“胃喜”,是喜自己身體的消化能力。此外,“胃喜為補”並非是說以前喜歡吃紅燒肉,現在大病一場,沒有胃口,就一定要吃紅燒肉來補身體,這反而對自己的病情有害無益。
“胃厭”為限,自我保護有喜即有厭,把適宜自己消化的能力比為喜,那麼食後不舒服的食物即為“胃厭”。五臟嗜慾不同,各有所通,如甘入脾,多食甘可補之,而甘者令人中滿,過食必生痞滿。
《內經》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也說明過食會導致消化系統的不適。
《外科正宗》指出:“如人之病中腫痛時,痛傷胃氣,諸味不喜;直待潰後,膿毒一出,胃氣便回,方欲思食,彼時但所喜者,便可與之以接補脾胃。如所思之物不與,此為逆其胃氣,而反致不能食也”。
當人生病沒胃口時,就什麼也不想吃,然而疾病好轉,胃口好些了,就會想要吃東西,這時想吃的食物就可以補養脾胃。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發燒的時候沒有胃口,待退燒之後,有了胃口,就想“山珍海味”的“果腹”一下。
那麼現代研究與“胃喜為補”有什麼互動關係呢?現代研究證實,營養素及其活性物質可以影響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機體的生長髮育有關的基因表達,且人體對胃喜食物的吸收率高於普通食物。
另外有研究發現不同飲食情況對於胃腸道內的腸道菌群亦有不同的影響。
脾胃為後天之本,“胃喜為補”是對其的補充。
小夥伴們在胃喜貼秋膘的同時,亦要注意胃厭,不要給自己的胃腸道增加負擔。
#大家健康超能團#@大家健康#貼秋膘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