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茶友很焦灼說,我經常喝茶,是茶葉的死忠粉,不可一日無茶,會不會導致缺鈣,我笑說,你還是不用擔心缺鈣,認真喝茶的話,還是擔心缺錢。茶約喝要求越高,喝上去容易,喝下來有點難的。那喝茶到底會不會導致鈣流失呢?我詳細解讀下喝茶的過程。
首先,鈣是什麼?鈣享有“生命元素”之稱,人體中的鈣元素主要以晶體的形式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
我們身體中的礦物質約佔體重的5%,鈣約佔體重的2%。身體的鈣大多分佈在骨骼和牙齒中,約佔總量的99%,其餘1%分佈在血液、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
鈣的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菸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
普遍認為喝茶缺鈣的原因主要跟茶葉裡的兩種物質有關——草酸和咖啡因。
先討論草酸草酸在很多食品中都有少量存在,而在少數食品中含量很高。可可就屬於含量最高的食品之一,每100克可可中含有500毫克草酸;綠色蔬菜中的草酸含量一般很高,每100克菠菜含600毫克,大黃含500毫克,甜菜、花生、茶中也有較多的草酸。
研究結果表明各種茶葉中草酸含量差異較大,但普遍較高,茶葉中草酸含量與茶葉類別、茶葉的產地以及茶葉的品種均有關。茶葉中草酸的含量約為乾重的1%。玉露茶中的草酸含量比煎茶高。當茶湯中草酸濃度達到50mg/1時,飲用時有不開心感。
此外,茶葉經過加工,其中的草酸會隨之減少,草酸在100℃時就開始昇華消散,在飲用時還受茶水浸出率的影響,真正能夠進入腸胃的並不多,甚至難以達到與食物中鈣反應所需要的濃度。跟蔬菜的含量相比,喝茶攝入的草酸並不值得擔心。
另外草酸是與食物中的鈣反應,降低食物中的鈣的吸收利用率;再者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極為複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草酸並非100%會與鈣發生反應,反而是一個極小的概率。
當然具有重度飲茶習慣的人,仍然要避免濃茶和長期飲用。(但當排出量與攝入量達到平衡的話,其實“喝茶與人體鈣吸收”的影響聯絡性普遍較小,這個與個人身體素質有比較強的關係)
說到咖啡因咖啡鹼(caffeine)又稱為咖啡因,是茶葉生物鹼的主體物質,茶葉中含有1%~5%的咖啡因,同時還含有單寧酸、色素、纖維素等物質。
咖啡鹼易溶於水,是形成茶葉滋味的重要物質。過量飲(食)茶,能擾亂胃液的正常分泌,影響食物消化,還能使人產生心慌、頭暈、四肢乏力等症狀,是導致“醉茶”的主要因素。咖啡因可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促進食物消化。
每天攝入300毫克的咖啡因就會導致鈣流失,比如就是喝四杯150ml咖啡就含有300ml咖啡因。
從茶葉中的咖啡鹼含量(2%~4%)及杯茶飲量(3~4g)計,一杯茶中的咖啡鹼含量均以最高量計算,也不過140mg,實際攝入量遠低於這個數。茶葉中的咖啡鹼在茶湯中是緩慢地逐漸溶出利用的,更不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因素,相反,由於咖啡鹼的化學性質,對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而言,對人體保健的抗癌防癌還具有協同作用。
茶還可以反覆沖泡,尤其是烏龍茶、黑茶、普洱等更是能沖泡十幾次,茶葉經沸水沖泡後,約有80%的咖啡鹼溶解在茶湯中,人喝了茶後,咖啡鹼在人體內會迅速被分解,以甲基尿酸或尿酸的形式被排出體外,因此不會在人體內產生積累。所以,不是每次沖泡都會有新的咖啡因,因為幹茶就是那些幹茶,就算你一天喝了很多茶,但只要不換茶葉,其實咖啡因的攝入量也就是“一杯”而已。 而一般來說,與幹茶等同重量的咖啡豆,我們只會沖泡一杯就飲完,所以咖啡裡咖啡因的總量更大。(這也是為什麼咖啡更提神的原因)
而且茶葉中的茶多酚,在一定條件下會與部分咖啡反應而使其以結合態的形式存在,從而延緩咖啡因的吸收,降低人體對咖啡因的利用效率。
茶中的茶氨酸也能緩解咖啡因對人體的興奮和刺激作用。
除了茶葉中的咖啡因絕對值以外,我們攝入的咖啡因含量也和茶葉沖泡的方式有關。
如果希望得到一杯咖啡因含量較低的茶,其實很簡單:
可以嘗試少放一些茶葉,用較低的水溫,沖泡較短的時間; 或者也可以選擇棄用前幾泡的茶,只不過隨著咖啡因一起被棄去的還有茶多酚、茶氨酸等等一系列風味和營養成分,這樣做多少有點得不償失。 屠幼英教授在《茶與健康》中建議:成人的飲茶量,通常以每天泡飲幹茶5-15克為宜。泡這些茶的總體用水量可控制在400-1500毫升。當然,如果品飲的是雲南茶,因為其內質豐富的特點,可適當減少投茶量。
總的來說,身體會有比較好的調節功能,喝茶也是一個身心愉悅的過程,一次性喝太多,總不是一個愉快的經歷,我們每年做茶季,焙茶季,總是一天到晚的喝茶,哪怕都是正巖的好茶,也會吃不消,一般都沒有把茶湯喝進嘴裡,只是在口腔過一圈,品下滋味,便吐出來,即便是這樣,也還是要吃點茶點來補充。所以,喝茶跟喝酒是一樣的,喝開心了就好。不用過分擔心鈣流失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金屬百科《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 草酸 .物競化學品資料庫 . 2019-07-07.
[3] 茶葉中草酸的含量測定 趙宇,蔡麗,陳忠敏 第52卷(第5期). 2018-09-18.
[4] 曾芳,劉忠珍,許桂芝,等,蔬菜中不同形態草酸的提取測定[1].食品科,2009(16):216-219.
[5] 楊克同.茶葉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其營養價值[].食品科學, 1984(6):8-14.
[6] 陳宗糖,孫曉玲,金珊.茶葉科技創新可續發展[J].茶葉科學,2011 (5):463-472.
[7] 關崇新,回瑞華,侯冬巖,王蕾. 茶葉中咖啡因含量的測定.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