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秋燥耗陰,虛火上擾,“上熱下寒”體質該怎麼調?

秋天來到,世間萬物陽氣收藏,寒氣頓生,但秋燥邪氣仍在,容易耗傷陰氣,造成腎陰不足虛火上擾,兩種因素影響之下,很多人最終形成上熱下寒之體質。

1

秋季陰陽失和

容易形成上熱下寒體質?

每逢秋季,總有不少人抱怨自己一方面面板乾燥、毛孔粗大、痤瘡、口臭、口乾渴、牙痛出血,咽喉幹痛、耳鳴、心煩失眠,另一方面卻又有少腹冷痛、痛經、尿頻、小便清長、大便溏爛、白帶清稀、畏寒怕冷等截然相反的表現,此正是所謂亞臨床型別上熱下寒型體質。

而秋季所出現之上熱下寒表現,上熱多為虛熱,下寒則可虛實夾雜,歸根到底,是下元虛弱、上實下虛的生命狀態,是陰陽不相和合、寒熱脫節嚴重偏頗的病理體質,而此型別體質形成的基礎無外乎兩大原因:

1、秋季人體陽氣升發有餘,收斂潛藏不足

《素問·寶命全形論》雲:“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遵循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如此才能維持體內陰陽平衡。

秋季晝夜溫差懸殊,正是人體陽氣收斂潛藏體內的時候。但秋季也是燥邪主令之時,倘若起居不慎,必定容易受燥邪所傷。燥為陽邪,傷人最易損傷津液,出現各種乾燥症狀,如口鼻乾燥,咽乾口渴,面板乾澀,甚則皸裂,毛髮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

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燥勝則幹”,津液損傷,則陰分不足,水淺不養龍,真水虧虛,陽無以附,龍火離位上越,上衝於頭面,故見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等頭面部熱症。長久以往,陽氣升發有餘而潛藏不足,違揹人體正常生理迴圈,必定損耗陽氣,導致陰陽失和,寒熱脫節之上熱下寒。

2、秋冬寒氣侵襲,脾腎陽氣虛衰

步入深秋之際,萬物肅殺,寒氣漸濃,寒邪發病,具有收引、凝滯、趨下的特點,寒的趨下作用表現在,寒邪往往容易停留在人體的下半身,其中對腎陽的損害尤為突出。

《素問·至真要大論》有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寒邪引起腎陽不足,必定引起痛經、關節疼痛痺病、四肢發涼厥病,小便清長、夜尿較多等下寒症狀。

而人體諸臟腑陽氣之生成,必定仰仗脾臟後天運化之精,寒邪傷人,亦易傷脾,正如《理虛元鑑》曰: “凡陽虛為本者,其治之有統,統於脾也”。脾陽不振,則見食少不化、嘔吐、洩瀉、四肢清冷諸症。

2

從中醫角度辨證體質論治

改善“上熱下寒”體質的4個辦法

如上所述,上熱下寒是外界因素及人體自身原因影響下形成的陰陽不相和合、寒熱脫節嚴重偏頗的病理體質,嚴格意義來說,屬於陽虛體質的一種特殊表現,而針對其治療,中醫大致分以下兩種情況辯證論治:

1、腎陽浮越,則需潛火歸藏、引火歸元

腎為先天之本,內藏真陰真陽,水足則火藏於下,則陰平陽祕。若水虧不足以制火或水寒迫陽外越,相火上奔,上衝於頭面,則見上有虛熱之火,治宜將離源之火,使之向下歸於本源,達陰平陽祕的狀態。具體治法則需潛火歸藏、引火歸元。

而引火歸元治法有兩大特點:一是大量的滋腎壯水藥;二是少量的引火歸元藥。

引火歸元常以滋腎陰之品如生地黃、淮山藥、黃精、熟地黃、山茱萸、龜板、天冬、知母等,同時加入少量的肉桂、附子、巴戟天、乾薑等,或者牛膝引火下行,使陰陽互生,陽得陰則可潛伏於下,陰得陽則泉源不竭。

2、脾陽不振,治當以健脾溫陽為焦點

中焦脾胃既是氣血生化之源,也是氣機升降之樞紐,更是諸火之源泉,故陽虛體質調治之本在脾胃,寒邪傷脾,脾虛無以運化,更耗損陽氣,治當以健脾溫陽,通常可用五苓散或理中湯類。

除了湯藥治療以外,中醫外治理療對於改善上熱下寒體質有獨到療效,更加方便長期堅持:

1. 針法:

►引火歸元:穴取隱白、太白、太沖、行間、湧泉:

隱白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井穴, 脾經體內經脈的陽熱之氣由本穴外出脾經體表經脈;

太白為足太陰脾經五輸穴之輸穴,又為足太陰脾經的原穴,具有扶脾土、和中焦的作用;

太沖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和五輸穴的輸穴,具有熄肝風,清頭目,理下焦的作用,也有治療陰血不足虛症之用;

行間是足厥陰肝經五輸穴的滎穴,具有清肝瀉熱,涼血安神,熄風活絡的功效;

湧泉是養生保健常用穴,為足少陰腎經五輸穴之井穴,具有滋陰益腎,平肝熄風的功效。

以上組合具有溫陽補虛,涼血降火的作用,達到調和陰陽的目的。

►溫補脾陽:穴選中脘、足三裡、三陰交、脾俞、胃俞:

中脘為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穴,為陽氣充盛之穴,具有益氣和胃、化溼降逆等作用。

足三裡同樣為健身壯體保健常用穴,為足陽明胃經五輸穴之合穴,胃之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升降氣機的作用。

三陰交,三陰指足三陰,交即交會,此穴系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經之交會穴,故名三陰交,為調理陰血不足之重穴,具有健脾理血,益腎平肝的作用。

脾胃兩俞,皆為對應髒氣的背俞穴,為脾胃經氣深聚所在,具有健脾化溼的作用。

上述組合,具有溫補脾陽,理氣和中的作用。

2. 艾灸:

懸灸氣海、關元、中極、腎俞、命門:氣海、關元為臨床常用組合,具有培元補氣,壯陽固脫的功效;中極、腎俞、命門諸穴則為命門之火發生之地,腎氣聚攏之處,溫灸上述組合,可奏固本培元,引火歸元之效。

隔物灸神闕:神闕穴具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之功效,覆蓋薑片於其上,加艾柱溫灸,既可以建中溫陽調和五臟亦可引浮陽歸隱。

3. 穴位貼敷

用吳茱萸、黃連,按10:1比例共研細末,取藥末10g醋調,睡前敷兩足湧泉,清晨去之,湧泉是足少陰經穴,此方外敷湧泉具有治療頭痛、鼻衄、口瘡、失眠的功效。

4. 中藥沐足

使用溫性藥物沐足是中醫溫補腎陽常用治法,蓋因足少陰腎經如《靈樞·經脈》所云:“起於小趾之下……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腎經由人體最偏遠之地——小趾而始,血脈最難顧及之地,故最容易受寒邪侵擾,而溫陽中藥沐足恰好從腎經起始之處固護陽氣,是故有溫腎奇效。

艾葉泡腳是一個享受又有效的方法。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泡腳時加入艾草也很有講究,國貨鋪這款艾草足浴餅,用的材料是艾草中的翹楚——蘄艾。經現代科學檢測,蘄艾的揮發油含量是普通艾草的2倍,其滲透力比一般艾草強,也更溫煦,有力透酒罈的行話。而且用機器壓製成餅,有效降低艾草精華的揮發,艾草味濃厚,比普通艾草更適合泡浴。尤其是秋季面板乾燥、易秋乏、“上熱下寒”體質的人,用艾草足浴餅泡腳最合適不過了,有助於暢通經絡,排出體內淤積的溼寒氣,改善體質。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冠心病人會“短命”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好3點,照樣可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