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生鮮電商被唱衰的時候,叮咚買菜迎來了Q2財報。
財報數據顯示,叮咚買菜該季度實現營收66.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42.8%;Non-GAAP淨利潤2000餘萬,首次實現階段性盈利。
總體看這是一份相當喜人的季度財報,除了單季Non-GAAP淨利潤首次為正,叮咚買菜在GMV、毛利提升、成本控制、現金流改善等多個關鍵指標上都有顯著提升。
全面盈利還要走多久?
儘管並不迴避疫情對叮咚買菜業績的加持,但對叮咚買菜的未來發展,梁昌霖充滿信心:
“比較我們疫情後和疫情前的數據,除了營收增長,虧損率是在持續得不斷改善的。
所以,我們非常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叮咚買菜可以實現全面盈利。”
相對於競爭對手的O2O和店倉一體化模式,“死磕前置倉”的叮咚買菜仍然面臨著“高成本-高價格”的難題。
這也就意味著,叮咚買菜需要在商品、服務等方面更加極致,才能留住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講究精緻的上海,叮咚買菜在2021年年底就已經實現了全面盈利。
另一方面,高毛利、高利潤的預製菜,被很多人看成是生鮮電商的盈利突破口、前置倉的“救命稻草”。入局預製菜業務的叮咚買菜,已經佈局了超過1000個SKU。
春節期間推出的“五湖四海年夜飯”等預製菜系列產品,更是為叮咚買菜在2021年第四季度貢獻了9億元營收,在全平臺用戶訂單中滲透率達到30%。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預製菜萬億市場,其實也是藉著疫情的“東風”崛起的。
尤其對於很多C端消費者來說,預製菜不過是“救急之需”,不健康、口感差、不新鮮等,是很多人不會復購預製菜的關鍵點。
叮咚買菜的階段性盈利,有很多偶然因素,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存在許多變量。
“前置倉模式”下,叮咚買菜要想實現全面盈利,還需要在倉儲、供應鏈技術、SKU種類等方面打出差異化優勢,讓“互聯網賣菜”真正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
叮咚買菜高層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剔除疫情嚴重的3個月,叮咚買菜已經連續10個月持續改善虧損率,非常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實現全面、持續盈利,對前置倉模式充滿堅定的信念。
預計相比疫情前的一季度,三季度運營效率將繼續提升,利潤率也會有顯著優化。
在未來,叮咚買菜仍不能有片刻的鬆懈,繼續提升商品力、降本增效、提高利潤才是關鍵。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前景廣闊,也衍生了多樣化的商業模式,但其盈利始終是個難題。不過這並不能阻擋入局者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