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年一度的體檢日又到了,67歲的老趙按慣例,準時出現在了醫院。自打退休之後,老趙每年都會按時體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即便身體並無大礙,他依舊保留著這個習慣。

骨科門診醫生和老趙很熟,每次拿到檢測報告都會高興地多聊兩句。“你這骨頭狀態也太好了,密度還是那麼高,正常像你這個年紀,T值都-2了,你這才0.3,和30多歲的人差不多,要繼續保持啊!”

老趙聽了很高興,自豪地說道:“那可不,現在我上街,不少年輕小夥的步行速度還不如我呢,出門買菜、遛彎、爬樓梯一點問題都沒有。”

其實生活中不少人都深受骨質疏鬆的困擾,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像一些程度稍重的體力勞動、肢體活動時的突然用力,或者遭遇意外摔倒,都很容易引發骨折現象。

近年來中青年人忽視自身健康,尤其是不注意保養骨骼,骨質疏鬆甚至呈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那麼,骨密度的變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養護骨骼呢?

一、你對骨密度瞭解多少?

該數值代表的是骨骼強度,強度越高,數值越高。由於人隨著年齡增長,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退行性變化,所以骨密度也會隨之降低。

據統計,中國60歲以上人群患骨質疏鬆的概率達40%,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老年人,骨頭存在不同程度的疏鬆情況。如果不盡早重視,骨骼脆弱還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比如行動受限、失眠、代謝紊亂等。

那麼骨密度在什麼範圍內,才會被判定為骨質疏鬆呢?關注過檢測報告的朋友應該注意過這樣一個數值,名稱為“T-score”或“T-值”。該數值所表示的,便是檢測者骨密度與青年人骨密度的差。

一般來說,“T-值”在1至-1範圍內屬於正常,表示骨質狀態良好,多出現於30歲前後。如果低於-1,說明骨質存在少量流失。如果低於-2甚至達到-2.5的水平,則說明骨質嚴重流失,脆性骨折率較高。

按照人體自然衰老的規律,年齡超過60歲時,“T-值”會處於-1至-2。所以,67歲的老趙能把骨密度保持在0.3,是很難得的。那麼老趙是如何讓骨骼保持年輕態的呢?主要和他的生活習慣有關。

二、骨骼健康,或與4個習慣有關!

1、多吃含鈣食物

骨質流失主要與體內的鈣質儲備有關,鈣質儲備不足,則不易作用於骨骼,骨質便會慢慢流失。建議在飲食中增加鈣質攝入,比如各種綠葉菜、牛奶、豆製品等,合理攝入便可保證體內的鈣質儲備。

2、添加鈣片

有人認為,飲食補鈣足以滿足需求,但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對食物中鈣質的吸收能力薄弱,所以需要更容易吸收的鈣片來補。建議根據個人情況添加鈣片,如果飲食能滿足需求,則無需額外補充。

3、戶外活動

推薦進行戶外活動有兩方面原因,第一,運動可以刺激骨骼、鍛鍊骨骼,使其得到強化。第二,戶外活動能見到太陽,Sunny能幫助合成Vd,促使鈣質吸收。因此,想養護骨骼,多進行戶外運動必不可少。

4、規律生活

像睡覺不規律、吃飯不按點、飲食無節制、菸酒不控制等都屬於違反生活規律的行為。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這些行為會造成機體過度消耗,包括骨骼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養骨之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生活。

三、這些行為很傷骨,應避免!

1、不合理的負重鍛鍊

想強健骨骼,僅依靠低強度運動往往達不到應有的鍛鍊效果,但如果負重過大,反而會造成較大消耗,甚至損傷。比如重量較大的健身器材,就不推薦中老年人選擇,根據運動能力合理負重,更有利於養骨。

2、喝茶不節制

中老年人當中喜歡喝茶的人很多,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等物質,適當飲用可起到抗氧化、抗炎殺菌的作用,對養護健康有一定幫助。但如果過量飲茶,則有可能提高骨質疏鬆的風險。

這是因為,過量喝茶或習慣性喝濃茶,會攝入大量草酸,而草酸進入人體後,會造成鈣質流失,最終影響到骨骼。因此,中老年人喝茶,還要以清茶為主,同時保證不能過量。

總結:

骨密度關係到骨骼強度,強度越高,骨骼狀態則越好。考慮到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的概率比較高,所以養護骨骼的工作一定要較早提上日程。各位朋友,你的骨密度是多少?你平時會注重保養骨骼嗎?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高嘌呤、高升糖、高膽固醇,小心食物中的“隱藏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