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我曾接診過一位男患者,30歲,當時3月11日因腹瀉、腹痛6個月初診。患者因為飲食不節逐漸感到胃腸不舒服,於6個月前出現腹瀉、左下腹疼痛等症狀。

症狀:大便稀夾有黏液,一天得有3~4次,晨起來就腹瀉,伴有腹痛,小便頻數;手腳發涼、全身怕冷、倦怠乏力;身體越來越消瘦,睡眠質量也一般。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弱。

輔助檢查:電子結腸鏡示多發性結腸息肉100多個,直徑約5~10mm,電凝切除3個。病理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混合型。

診斷:(脾腎陽虛型)腸息肉

調理方法:補脾益腎,消痰化積

方藥自擬腸息化積東加減炙黃芪黨參炒白朮補骨脂肉豆蔻鹽吳茱萸肉桂炮姜熟附子醋香附醋莪術丹參山慈菇藤梨根炒內金肉蓯蓉。7服,每日1服,分早晚2次服用。

3月20日二診:左下腹疼痛減輕,大便不爽好轉,次數減少每日2~3次,黏液也變少了晨起來立馬腹的情況有所緩解,其他一樣。舌質淡,舌苔薄白,脈弱。

以上方為基礎,隨症加減服藥3個月後,改做丸劑再服3個月鞏固療效。服藥6個月後複查腸鏡,鉗除直徑約5mm的息肉12個。

過了一年左右再次複查腸鏡,息肉減少2/3,最大息肉直徑<5mm,患者飲食和兩便恢復正常,只不過怕冷乏力的症狀時有時無,但是重竟增加十斤

又過了兩年半左右,複查腸鏡,鉗除4個直徑為3~5mm的直腸息肉。為了鞏固療效,囑服人參健脾丸加四神丸2個月,電話隨訪至今,未再出現腸息肉。

【病情分析】

這位男患者因飲食不,逐漸出現腹痛、腹瀉症狀

脾胃為倉廩之官,胃為水谷之府飲食不當非常損傷脾胃,脾胃受損,溼困脾土,腸道功能不會運轉從而引發此病。

主要的患病位脾胃與大小腸之中,病變主髒在脾,脾失健運是關鍵,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脾主運化,喜燥惡溼大小腸司泌濁、傳導肝主疏洩,調節脾運腎主命門之火,可以暖脾,助脾胃腐熟水谷。

如果脾運失職,小腸難以分清泌濁,大腸無法傳化,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混合而下,則發生腹瀉溼阻氣滯,不通那就會痛,所以因此腹痛。時間長了,痰瘀互結就會演變為息肉。腹瀉時間長了脾虛及腎,脾腎陽虛,每天早晨起床就會腹痛身體發寒,四肢發冷。而且舌質淡、苔白、脈沉弱為一派陽虛之象。

所以中醫調理是以炙黃芪、黨參、炒白朮益氣健脾,佐以醋香附疏肝行氣,雞內金消食化積助運

補骨脂、肉豆蔻、鹽吳茱萸、肉桂、炮姜、熟附子,溫陽止瀉

醋莪術、丹參、山慈菇、藤梨根,化痰祛瘀、清熱解毒。

諸藥合用,消補結合,消而不損,補而不滯,療效顯著。二診各種症狀有所緩解,服藥6個月後複查腸鏡,息肉數量、大小較前均有明顯改善,後續以健脾補腎為主,培本固元,鞏固療效。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家中有院子的,就安排上這種果樹,耐寒耐旱,營養又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