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陽氣不足,五臟虛寒,手涼腳涼,如何長養陽氣?一味中藥解救您

現在雖然是炎熱夏季,很多小夥伴卻出現了陽虛的症狀,比如拉肚子,手腳冰涼,頸肩關節怕冷、小肚子發冷等症狀,這是因為平時吹空調太多,甚至吃冷飲,寒邪入裡,損傷了陽氣。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所以,陽氣不足的人,在這個時候就會非常難過。很多人的手腳一到冬天,變得跟冰塊一樣冷。人活著,一定少不了陽氣。黃元御在《四聖心源》中說,陽氣足者能成仙,陽氣盡者必為鬼。為什麼陽氣足了就活得長呢?我們的中醫先賢,還真的想過這個問題。明清時代,出現了溫補學派。溫補學派,最核心的理論就是命門學說,所謂命門,就是人體潛藏真陽的地方。他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太陽給的。

▲隨食養實拍▲春天、夏天,太陽越來越熱,隨著太陽轉熱而來的,是大自然一派欣欣向榮,草兒發芽,樹木茂密,小動物都嘰嘰喳喳繁殖起來,整個世界是充滿生機、欣欣向榮的。到了秋天、冬天,太陽越來越遠,天氣越來越涼,大自然開始走向衰落。草兒枯萎、樹木落葉,小動物也都不見了,冰雪一封,肅殺一片。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陽氣才是一切生機之源頭。陽氣充足,自然界生生化化,無窮無盡,生機越來越盎然,缺少的東西長出來了,弱小的東西變得盛大了。人體也是如此,身體的氣血就好比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只有陽氣熱起來,氣血才會繁盛。換句話說,陽氣旺的人,氣血生化才有動力。氣血足了,當然抵抗力好,免疫力強,不易得病,活的長久啊。如果氣血不足,身體裡的免疫機制不夠,那麼一旦生出腫瘤細胞無法剿滅,人就會患病甚至去世。那麼,如何才能夠補充人體陽氣,讓身體能夠處於春天、夏天的生長狀態呢?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味中藥——乾薑

▲隨食養實拍▲啥是乾薑啊?簡單點說,就是把生薑烘乾脫水,烘乾後的姜就是乾薑。我們都吃過生薑,生薑是多汁液的,用力一擠壓,生薑裡會往外流水。但是乾薑是徹底乾燥了的,不但沒有水分,而且就像乾燥的木頭一樣。在中醫裡,乾薑和生薑,可是兩種不同功效的東西,這個可是不能混用的,如果用混了,那就出笑話、鬧亂子了。很多人無法理解,怎麼脫去水分,藥性就變了呢?很簡單,大家可以買點乾薑,然後買點生薑,你可以用鼻子聞一下,生薑是聞不出味道的,但是乾薑很香辣,有一股沖鼻子的辛香氣。一個用鼻子聞不出味道,一個味道沖鼻子,聞一下能令人打噴嚏,你能說他們的差別就是一點水分嘛?顯然不是,隨著水分蒸發,有些成分變得濃縮,有些成分消失,這才是乾薑與生薑的差別。從臨床來說,生薑,主要是走表的,表就是皮膚。我們感冒時,皮膚會發冷,這時候就用生薑,生薑走表,能夠到達皮膚,溫暖皮膚,祛除皮膚寒邪,緩解寒冷的感覺。所以,生薑是外感病的時候用

▲隨食養實拍▲而乾薑,主要是走裡的,它就停留在體腔裡,溫暖體腔裡的寒冷。體腔裡有啥?中焦是脾胃,上焦是心肺,所以,乾薑主要溫暖這些體腔臟器。《醫學衷中參西錄》講,乾薑味辛,性熱,為補助上焦、中焦陽分之要藥。我們挨著說說這些臟器虛寒的表現:1.肺臟虛汗、容易咳嗽虛喘。相信大家一定見過很多老人咳嗽,他們一旦咳嗽起來,能咳好幾分鐘,憋得臉紅心跳,外人見了能嚇個半死。突然吐出一口痰,然後才能逐漸平穩。中醫講望聞問切,如果有耐心觀察這些痰液,你會發現這種痰絕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痰,甚至裡面含有氣泡。這說明什麼?白色主寒啊,這種痰一般來說是屬於寒痰。因為上了年紀,老人的肺臟虛寒,缺少陽氣,就像肺臟沒了太陽一樣。沒有了太陽,那麼地上一旦有點水,就很難幹,就容易積水。水越積越多,就變成痰飲。這些痰飲和空氣一混合,就是泡沫痰了。我們的肺臟裡含有數億個肺泡,如果痰飲把肺泡都給堵起來,那麼肯定會憋悶、咳嗽。《傷寒論》中有幾個方子,特別擅長化解肺臟裡這種寒痰,像是小青龍湯、厚朴麻黃湯,裡面都有乾薑。乾薑是熱藥,能夠助陽氣。

▲隨食養實拍▲陽氣一足,就像太陽出來,地上的水就會蒸發掉,慢慢變幹。只有這樣,痰才會變少。《神農本草經》裡強調,乾薑能夠“主胸悶咳逆上氣”,就是能治療咳嗽胸悶。就是因為乾薑能夠助肺陽,化肺痰,痰少了,才不會咳嗽,才不會胸悶。《醫學衷中參西錄》講過一個案例:有一個40多歲的婦女,胸中常常覺得滿悶,憋得難受,每隔十天半月,就會憋喘一兩天。很多醫生以為她肺裡有火,於是紛紛用寒涼清熱之藥,結果越來越嚴重。張錫純先生給她把脈,六脈沉細,沉說明陽氣不足,氣血沒有陽氣鼓動所以沉。於是,張錫純先生給她斷定為“心肺陽虛”。為什麼心肺陽虛會憋悶呢?張錫純分析說,心肺在胸腔最上面,就像是天空一樣,天空因為有太陽,所以晴空萬里,陽氣流通。如果心肺陽虛,就像失去太陽,那麼天空就會陰暗下來,大地上的泥水無法曬乾,遍地汙水無法幹滲而化為痰飲,痰飲日積月累,鬱滿肺臟,就會胸悶。堵塞氣管,就會喘。於是,張錫純先生給這位婦女開了理飲湯(含有乾薑),吃完20服藥,胸中豁然開朗,再也不憋悶了。附理飲湯:白朮12克,乾薑15克,桂枝尖6克,炙甘草6克,茯苓片6克,生杭芍6克,桔紅5克,川厚朴5克。2.脾胃陽虛,就會胃脘脹滿。說完上焦肺臟,我們再來說說脾胃。脾胃位居中焦,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受納,通俗點說,就是吃東西,吃進去的東西,會在胃部容納。胃容納起來,把食物磨碎成食糜。脾主運化,就是說,食物裡的精華、好東西,需要脾的運輸,把這些精華、營養,輸送到全身。

▲隨食養實拍▲而不論是胃、還是脾,他們想要工作好,都需要陽氣的協助。如果把脾胃比作一架機器,那麼陽氣就像是機器的電力、動力。如果缺少陽氣,脾胃都會停止運動,那麼,食物無法消化,營養無法輸送,全部鬱結在中焦,人就會脹滿,吃完飯覺得胃部撐得慌。《醫學衷中參西錄》裡講過許多這樣的案例,我們找一個說說。還是一個40多歲的婦女,每天都覺得胃裡堵得慌。這個婦女還喜歡吃涼東西,但是,吃了涼東西反而更加堵悶。不但胃部堵悶,而且還在早晨起來拉肚子。這說明什麼?雖然這個婦女喜歡吃涼東西,但這不是胃熱,而是胃寒。胃熱是假象,胃寒才是本質。因為胃中太寒,把胃中的陽氣逼迫到外面,所以形成一種胃熱的假象。而早晨起來拉肚子,這是“五更洩”,是腎陽不足的表現。也就是說,這個婦女,是脾胃虛+腎陽虛。因為陽虛,全身器官動力不足,所以吃進去的東西不消化,都停在那裡導致堵得慌。於是,張錫純先生給她開理飲湯,乾薑用到24克,還加了補腎陽的補骨脂,消食化積的雞內金,吃了三十多服就痊癒了。可見,脾胃陽虛,就會導致脾胃脹滿,要想消除脹滿,給脾胃增加一點陽氣是很必須的。3.小腸虛寒,會腹痛。很多人都有過腹痛的經歷。腹痛,主要是肚臍附近。這裡面主要是小腸。小腸為火腑,心為火髒,兩者互相表裡。心火通過經脈下溫小腸,讓小腸保持溫暖的狀態,我們有個詞叫做熱心腸,就是說的這種好狀態。如果吃了涼東西,或者平時體內陽氣虛弱,那麼小腸就會失去火的溫煦,變得寒涼。寒主凝滯,小腸裡的氣血會被寒氣凝滯,導致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於是肚子痛就出現了。這種疼痛,是綿綿而痛,不很劇烈,但是長期不愈。

▲隨食養實拍▲我看過一個小孩,就是酷愛吃雪糕,一到夏天就開始吃,吃到秋天結束,年復一年,結果就開始長期腹痛,經常跑醫院,但是收效甚微。這不就是典型的寒涼病嘛。於是,老師給他開理中湯,裡面有乾薑、甘草、白朮、茯苓,也是溫中的熱藥,吃了一段時間終於好了。4.心陽不足,就會心衰。心衰,是一種大病。心臟是一個泵,這個泵負責給全身供血,而這個泵所需要的能量,就是心陽。心陽充足,那麼心肌收縮才有力。如果心陽不足,那麼心臟就會停跳,或者跳動無力,所射出的血就無法滿足機體需要,這就是心衰,心衰的病人,手腳冰涼,嘴唇發紫。所以,中醫治療心衰,主要就是溫振心陽。乾薑、附子、炙甘草所組成的四逆湯,是治療心衰必不可少的藥材。附子大熱,就像是一個火球,能夠快速溫補陽氣,消散寒冷。但是,光有附子還不行,附子儘管很熱,但是不持久。如果加上乾薑的輔佐,那麼這個熱就會持久散發。所以中國著名中醫鄧鐵濤老先生說,“附子無姜不熱”。如果家中有心衰的病人,也可以用乾薑作為日常保健。好了,乾薑的用處我們差不多講完了。接下來,給大家推薦幾款日常保健藥膳。1.痛經薑茶乾薑片15克、當歸10克、小茴香10克、香附10克適合虛寒痛經,經期小腹冷凍、月經色暗、有塊者。2.感冒薑茶乾薑片10克、蔥白10克、蘇葉10克、淡豆豉10克適合風寒感冒初期,打噴嚏、鼻塞流涕者。3.胃寒薑茶乾薑片10克、大棗15克、炒白芍10克、紅糖30克適合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腹瀉者。

本文分享自《隨食養》

4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安裝心臟支架後,還能活多少年?醫生為你解讀,請轉告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