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45歲的劉先生在一次常規體檢中被查出來患有高血壓,但在劉先生的印象裡高血壓是老年人才會有的問題,自己還年輕,而且平時也沒有任何不適感,因此也沒有放在心上。醫生開給劉先生的降壓藥,他也是想起來就吃,想不起來就不吃了。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一天劉先生突感頭痛頭暈,休息幾天後仍舊沒有好轉,無奈之下他只好前去醫院就診。

醫生詢問了他的基本情況後,就給他測量了血壓,血壓計顯示170/95mmHg。劉先生這才知道他頭暈頭痛的元兇原來就是高血壓。

這下劉先生再也不敢怠慢了,打算重視起來按時吃藥,但是說起吃藥可讓他犯了難。降壓藥到底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呢?

隨後,他便去網上查詢了一下,網上的說法大致有兩派:一派認為應該飯前吃,這樣進食的食物就不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使得療效更好;另一派認為應該飯後吃,是藥三分毒,飯後吃的話能減少藥物的胃腸道的刺激。

看完這兩種觀點後劉先生更加困惑了,他覺得這兩種說法似乎都很有道理。相信大家也許和劉先生也有相同的困惑,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談談高血壓,讓大家能對這個疾病有更多的瞭解和認識。

一、 什麼是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的情況下,不在同一日內測量血壓三次,收縮壓不低於140mmHg或者舒張壓不低於90mmHg即為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綜合徵”,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病。

高血壓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但主要可能與遺傳,吸菸,飲酒,地域,飲食習慣,肥胖等因素有關。

其中超重人群患高血壓的危險性要比正常人群高3~5倍,如果體重能得到控制的話,高血壓的發病人數將減少30%。

其中有一種肥胖表現為向心性肥胖,也就是我們平時稱的蘋果形身材,主要表現為腹部肥胖,這類人群比下肢肥胖的人群(也就是梨形身材)患上高血壓的幾率要高很多。另外,例如腎實質性病變,內分泌疾病,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等也可引起高血壓。

目前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主要是使用降壓藥,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減緩心率,減弱血管收縮力,減少血液量等幾個方面入手,市面上的主流降壓藥主要有以下幾類。

二、 降壓藥有哪些分類?

前面提到的降壓藥機制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從減緩心率入手的是β受體阻斷劑,常見的藥物有普萘洛爾,拉貝洛爾等,它可以阻斷心臟上的β1受體,從而減弱心肌收縮力,使心率減緩,降低血壓。

這類藥物長期應用時安全、有效且價格低廉,能夠降低心腦血管疾病併發症(像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二從減弱血管收縮力入手的主要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和鈣離子拮抗劑。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能夠擴張血管,使血壓下降。

目前臨床常用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有卡託普利,依那普利等。

常用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有氯沙坦,纈沙坦,替米沙坦等。

常用的鈣離子拮抗劑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其中卡託普利是治療高血壓的一線藥物之一,而且停藥不反跳,尤其適用於高血壓伴有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

三從減少血液量入手的是利尿劑

利尿劑能夠促進尿液的排出,使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迴心血量減少,使得血壓下降。常用的利尿劑有氫氯噻嗪,呋塞米,維拉帕米以及螺內酯等。它們常與β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合用,起到減少副作用,增強療效的作用。

在大致瞭解了高血壓和一些常用降壓藥物後,下面我們回到正題,降壓藥到底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呢?

三、 降壓藥怎麼服用才能達到好的療效?

當我們打開降壓藥的說明書時,在用法用量一欄中都會註明每日幾次,每次服用幾片。那麼什麼時候服用降壓藥比較合理?這個其實大有講究,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血壓波動具有一定規律,呈現晝夜節律性

以時間為橫座標,血壓為縱座標繪製曲線的話,曲線波動為勺型,即兩峰一谷。

午夜時血壓最低,早晨時血壓開始上升,在上午六點至十點時,血壓達到第一個高峰

之後血壓開始慢慢下降,在傍晚時血壓又開始上升,大約在下午四點到八點時達到第二個高峰,在晚上十點時血壓又逐漸下降,最後在半夜(次日凌晨兩點至三點)時最低,稱為谷。

我們服用的一些降壓藥,不管是短效製劑是長效製劑,為了避免食物對藥物吸收產生的影響,建議飯前服用

有研究表明,胃中進食的食物可使卡託普利的吸收降低30%~40%。一些長效製劑,像氨氯地平,美託洛爾等因為一天只需服用一次,所以建議在起床後飯前服用一來是因為飯後吃會影響藥物的吸收,降低藥物療效;另一個原因是在早上六點至十點血壓達到第一個高峰,這時服用藥物,恰好能夠有效控制血壓的升高。

而一些其他藥物,例如利血平等,因為它能夠刺激胃酸分泌,對胃黏膜的刺激性較強,如果患者在服用後感到不適,或者患者自身存在一些胃腸道疾病時,可以選擇飯後服用降壓藥,或者改用其他藥物,這裡比較推薦選用一些長效製劑

另外,服藥時間還需根據患者自身的血壓波動來定。大多數患者血壓曲線為勺型,其中第二個血壓高峰較早晨的第一個血壓高峰要高些,但升勢緩慢,此類患者適宜清晨服藥,可以減輕晨峰現象。

但有些患者可出現過度勺型,夜間血壓比白天下降大於20%。這類患者如果在睡前服用降壓藥,尤其是短效降壓藥,會造成血流不足,腦組織缺血,也會使得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等物質容易黏附在血管內膜上,形成凝塊,同時老年人更容易因此形成血栓,在清晨發生猝死。

所以患者最好對自己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為了使測得的結果準確,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在清晨服藥前測量;

二是在起床後排尿排便後再測量,因為排便時由於張力刺激會使血壓不穩定;

三是要在早餐前測量,因為進食會對血壓產生影響。

此外對於一些老年患者,由於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測量時除了監測坐位血壓,還應該對站位血壓進行監測,這樣才能使測量結果更加可靠。

除了對服藥時間,飯前還是飯後服藥進行注意外,高血壓還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項,下面我們簡單說說。

四、 高血壓的其他注意事項

1. 藥不對症

有些患者可能是在體檢中查出自己患有高血壓,由於怕麻煩並沒有去向患者諮詢用藥,而是問問身邊患有高血壓的朋友吃什麼藥,或者走進藥店,聽從銷售員的推薦買藥,服用了幾個月後發現血壓並沒有下降。這是因為每個人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不同,同一種降壓藥不可能對每一個人都有效,因此不要照搬別人的經驗和藥方進行治療。

2. 尋求新藥

一些患者認為只有新藥,價格貴的藥還有進口藥療效才好,每次看到廣告上出現了什麼新藥,就立馬去藥店配藥,頻繁更換自己使用的藥物。但是殊不知很多所謂的新藥,並不是真的新藥,只是同樣的成分,又換了一個劑型罷了,其效果也不一定就比自己服用的老藥好。

3. 不聽醫囑

這類患者分為兩個極端,一類是治病心切,不按說明書的規定,給自己下猛藥,加量服用藥物,也會把不同醫院配來的不同商品名,同一通用名的藥物一起使用,造成服藥超劑量;還有一類是覺得是藥三分毒,醫生開的劑量也太多了,我少吃一片也不會有什麼事,還可以減免藥物的副作用。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在服藥時一定要謹遵醫囑,以免因此造成嚴重後果。

正如前文所言,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除了服用藥物控制血壓外,在生活中也需要多加註意,早睡早起,清淡飲食,戒菸戒酒,定期鍛鍊,控制體重等也可以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劉先生在諮詢完醫生後,按時服藥,規律生活,一段時間後,血壓就維持在了穩定狀態,頭暈頭痛等症狀也很少發生了。

參考文獻:

[1]生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朱大年主編

[2]藥理學 科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 吳鐵 臧林泉主編

[3]高血壓合理用藥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王忠壯 鄔時民主編

4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如何拯救你的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