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自古便是華人餐桌上的養生佳品。比如《論語》記載:“不撤姜食,不多食。”相傳孔子一年四季飲食不離姜,他有每次飯後嚼服薑片的飲食習慣。
民間亦流傳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的諺語。
但是姜到底有多少種類,到底怎麼吃才能發揮最大的養生保健效果呢?一文給你說清楚。
姜的種類
1生薑
生薑多加工成絲、片、末、汁來入菜,是炒、煮、燉、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薑的運用範圍最廣泛,生活中常說的姜泛指生薑。
2子姜
子姜則是生薑的嫩芽,為時令鮮蔬,季節性強,可作輔料、醃漬成泡姜或切絲生食,如子姜肉絲、子姜爆鴨、泡子姜就是用子姜或泡姜作的。
3乾薑
乾薑是姜的乾燥根莖,主溫中,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主治脾胃虛寒、吐瀉、亡陽、寒喘咳等症狀。乾薑在川菜中常用來煮湯食用。
生薑甘辛而溫,具有散寒發汗、溫胃止吐、殺菌鎮痛、抗炎之功效,還能舒張毛細血管,增強血液循環,興奮腸胃,幫助消化。
鮮姜可用於“風寒邪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止氣、止嘔、祛痰下氣”。
乾薑適於“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消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
姜的食療功效
民間在生活實踐和醫療實踐中,逐步摸索出許多用生薑治病的驗方,而且具有良好療效。
風寒骨疼、關節疼:生薑、蔥白各適量,搗爛炒熱,用布包好熨敷患處,一日數次。生薑數片放患處,用艾條灸之。
中暑昏厥:生薑、韭菜各適量,大蒜1頭,共搗爛取汁灌服。
跌打損傷、腰扭傷:生薑、芋頭各半搗成泥狀,加麵粉適量調勻,貼敷患處,每日更換2次。
暈車暈船:生薑1片貼於肚臍,外貼1張傷溼止痛膏,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凍瘡、凍傷:生薑適量搗爛,泡在適量的白酒中,取汁液加溫擦拭患處,每日3次。
傷風咳嗽、虛寒久咳:生薑5片,加適量核桃肉、紅糖搗爛食之。
婦女虛寒腹疼 :生薑、紅糖適量煎水服用。
風寒感冒:生薑5克,蔥白1根,綠豆15克,蘿蔔30克,大棗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開水沖服,對感冒發燒、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三個生薑食療方
1醋泡姜
生薑切片,把切好的薑片放到玻璃瓶子裡,倒入米醋或陳醋,沒過生薑,密封保存,放到冰箱,冷藏一週。每天3片。
功效:溫胃散寒,活血止痛。長期食用效果更好。
2薑糖水
生薑帶皮切5片,放入滾開的水中,3分鐘後加入紅糖當茶飲。
功效:解表發汗,散寒止痛。
3薑汁牛奶
薑汁1湯匙、鮮牛奶200毫升、紅糖適量,將薑汁、牛奶和紅糖混勻,隔水燉熟飲用。
功效:溫胃、健中、散寒、安神。
晚上吃薑賽砒霜
很多人都聽說過“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很多人也不解:平常晚餐的菜餚中有不少是用姜做調料的,會傷身體麼?
中醫認為,人體到了晚上,陽氣開始收斂,陰氣上升。生薑為發散之品,晚上吃薑,容易耗氣,所以自古民間便有“夜不食姜”的說法。晚上吃生薑不宜多吃,但正常食用也不像網上說的那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