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年公曆12月7或8日為“大雪”。

這個季節,老年人要防止摔傷,從預防的角度看,老年人在雪天應減少戶外活動。老年人摔傷以手腕、股骨等處骨折居多。

飲食養生要注意“養胃氣”,晨起服熱粥,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蓮子百合粥、八寶粥、小米冰糖粥等最適宜。晚餐宜節食。多飲水,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

起居養生應早睡晚起。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我們應注意保暖。大雪時節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多做運動,如慢跑、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大雪時節身體變化:

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冬季早晨天氣寒冷,血管和神經受到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從而增加了血液流動的阻力,一夜睡眠後,身體裡的水分減少,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使血壓升高。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那麼大雪時節我們應該怎麼養生呢?

1、進補前,先養脾胃 中醫認為,對冬不受補的人來說,要注意在進補前先調理脾胃。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才好。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溫熱補益、養陽滋陰 在寒冷的天氣中可以選擇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調節自己日常的飲食,以此來達到強身健體和暖身禦寒的目的。可選擇羊肉、牛肉、雞肉、蝦仁、桂圓、紅棗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養陽滋陰效果俱佳。另外,每天還應補充水果,多吃柚子、蘋果等生津類水果,對抵禦冬季乾燥有好處。

3、飲食葷素搭配 冬天是進補的季節,而過量吃油膩食物,往往又會產生內熱,出現痤瘡、煩躁和便祕等症狀,這就具備患流感的內部環境。 而辛辣食物又可加重內熱,稍不注意就會外感風寒。所以,飲食要合理,蔬菜水果要多吃,如大白菜、蘿蔔、香蕉、梨和蘋果等。

4、還可以採用食療方法,如每天喝梨水,就可以防止天氣乾燥所致的口乾、咽乾,又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還可以煮蘿蔔水,有理氣健脾、清熱利尿的作用,還可以促進消化防流感。冬季適量相對增加,但是活動量相對減少,進食不宜過飽 ,吃得過飽容易造成氣血執行不暢。因此,晚餐要適當控制,飯後要適當活動一下,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免積食,日久便祕等。

5、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出行防摔傷 《黃帝內經》指出:“早臥晚起,以待日光 ”是指冬季人們不要擾動陽氣,早睡以養人體陽氣,遲起以養陰氣,待日出而起。冬天要到戶外活動,須等到太陽出來,而且還應該避寒就溫。但是要注意預防摔倒。

大雪時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早晨日出前和傍晚太陽下山後應儘量少出門。外出時一定要穿厚實的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注意胸腹部保暖。

5、經絡調養護腎經,宜泡腳通經。大雪節氣對應人體的足少陰腎經,腎經是與人體臟腑器官聯絡最多的一條經脈。腎經的經氣充足與否,和人體的健康、疾病、衰老以及容顏等關係都非常密切。

在這個時候按摩腎經的穴位,效果最為明顯。冬季泡腳勝吃補藥。而用中藥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腿部及下肢的血液迴圈,降低肌肉張力,緩解肌肉緊張,而且對消除全身疲勞和改善睡眠也大有好處。建議在睡前1小時泡腳,水面最好在腳踝以上,水溫40-42度之間,時間30分鐘左右最合適。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如何養出一頭秀髮的日常飲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