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有一個親戚見了我說,最近他真的很苦惱,不僅老寒腿犯了,腰也疼的厲害,熱敷效果也不那麼明顯,每次天氣變冷腰腿疼都會加重。
我告訴他,這是因為患病的時間久了,身體自我調節能力不夠了,可以吃些湯藥調理調理。
由於他是個常年怕冷的人,腰腿痛往往在冬季會加重,腰腿沉重,小腿麻木,食慾不振。
我又看了看舌苔脈象,發現舌淡苔薄白,脈沉弦,考慮體內有風寒溼邪,就給他開了蠲痺湯,效果真的很不錯。
蠲痺湯出自《醫學心悟》,是治療痺症的通用方。
痺症是風寒溼三種邪氣侵襲人體導致的一種以四肢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
痺症嚴重者又稱為鶴膝風。鶴膝風是形容一個人的膝蓋像仙鶴的膝關節一樣腫大突出。
人體感受了風寒溼邪後,三種邪氣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寒邪導致局部拘急在一起,使腰腿痛加重。
溼邪重濁、粘滯,使腰腿有發沉發重的感覺。時間長了便會出現淤血,導致小腿麻木等症狀。
蠲痺湯可以溫補體內的陽氣,驅散風邪,驅除溼氣,通絡活血,對於風寒溼導致的關節疼痛有不錯的療效。
▋組成
羌活、獨活、桂枝、秦艽、當歸、川芎、炙甘草、海風藤、桑枝、乳香、木香。
▋解析
本方中羌活、獨活具有祛風除溼,散寒止痛的作用。
秦艽具有祛風除溼、活血的作用,當歸、川芎、乳香補血行血,木香行氣,氣血運行通暢,人體自身抵抗力強盛,邪氣沒有停留的地方,風寒溼三種邪氣可以去除。
桂枝辛溫解表,祛風散寒。海風藤作為風藤的藤莖,桑枝作為桑樹的嫩枝,都是向外延伸,四通八達的,具有祛風溼、通經絡、通利關節的作用。
諸藥合用,祛風除溼,蠲痺止痛。
蠲痺湯都能怎麼用呢?
一、痛風
臨床上可以使用蠲痺湯祛風除溼,加上忍冬藤、黃柏。忍冬藤作為藤莖,具有清熱解毒,疏通經絡的作用。
黃柏清熱燥溼,二者合用以清熱去溼,消炎止痛。
二、頸椎病
臨床上多以蠲痺東加減治療,加桃仁、紅花。
三、網球肘
臨床上多用蠲痺東加威靈仙、紅花。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了,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