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
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還是入不敷出;好不容易減掉的體重沒多久又反彈了;明明天天熬夜加班時間還是不夠用?
脾氣不好,長期焦慮,工作拖拉……年初立下的flag,總熬不到年終就流產了。
真是走得出校門,走不出迷茫;走得出圓胖,走不出反彈;走得出春天,走不到冬天。
《意志力》告訴你:這一切都和意志力有關!
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在《意志力》一書中,指出一個人每天至少花4小時,運用意志力來抵制誘惑,比如食慾、睡欲、休閒欲等。
你所面臨的選擇和決策越多,意志力消耗就越大,自我控制能力就會下降。
想要滿意,需關注走過的路;想要自律逆襲,得關注前方目標。
北宋文學家蘇軾在《晁錯論》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古往今來,時代的弄潮兒,不僅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定有百折不撓的意志。
很多人都很努力,但他僅是重複低價值的瑣碎事情,有時也會宣告要考這個證那個證,結果堅持十來天就沒聲響了。
工作幾年,淨長年齡沒長本事。凡是涉及要思考的深度工作問題,他不是逃避就是直接放棄了。
這樣的人總是愁得多做得少,擔心健身太累,早起太困難,定目標太麻煩。越不行動就越焦慮,越焦慮越做不好,最終意志力損耗殆盡,直至放棄。
形式自律,只是一種手段,不能保證你一定能拿到預期的結果。
大腦本能地抗拒思考和耗能,因此長期的自律,要有彈性,能允許間歇性放鬆。
根據《意志力》一書的啟示,給大家分享幾點小技巧。
1.找到目標
不要輕易追逐人云亦云的目標,確定你的自律是為了提高自己,而不是取悅他人。最好能把外因轉化為內因,把他律轉化為自律。
2.列清單
給事情排出輕重緩急,不要超過3件。把有限的精力省出來,投入到最值得最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你要出書,就每天堅持寫,整理花園或減肥之類的事情,就改為一週一次或暫時擱置。
3.適當休息
書中講到探險家斯坦利的例子,他在艱難跋涉時,他會刮鬍子、寫日記、整理箱子,或思念愛人等轉移注意力,從而保持心理能量,讓自己始終能做到自律和自重。
4.遠離誘惑
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中,孩子們靠盯著棉花糖看,想象自己很強大,結果很多孩子並不能抵制誘惑,甚至更容易屈服。
如果你要瘦身就不要讓高熱量的零食出現在你的視線之內,或者乾脆不買零食。
羅斯福曾說:“有種品質可以讓人在碌碌無為之輩中脫穎而出,不是天資,不是教養,而是自律。”
所有的逆襲,都是有備而來。天賦隔開的距離,用自律來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