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相關知識
很多糖尿病患者覺得糖尿病知識就是“五駕馬車”,沒什麼好學的。其實糖尿病相關的細節知識很多,如果不掌握這些細節,仍然會被糖尿病相關的誤區誤導,影響治療。
2、合理控制飲食
首先應清淡飲食、少量多餐、七八分飽,有助於控制血壓和減輕心臟的負擔;避免精製糖的使用,如糖果、甜食、甜飲料等,以及加工食品中隱藏的糖,教給患者學會看食品外包裝上的配料表;
主食選擇升高血糖較慢的粗雜糧,如粗糧饅頭、雜糧麵條、五穀米飯等,但應注意用量,每餐幹食控制在75—100克,並避免粥、糊、拌湯、澱粉芡汁等易於升高血糖的加工方法;多用含糖量低的新鮮蔬菜,每日1斤,如綠色葉菜、菌藻類、瓜茄類菜等,不僅提供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增加飽腹感,還有助於延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控制餐後血糖高峰;
每日適量選擇瘦肉、雞蛋、奶製品和豆製品等優質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增強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兩餐間合理加餐,如黃瓜、西紅柿等,如餐後血糖控制平穩,可適量選擇含糖低的水果200克,如蘋果、柚子、草莓、櫻桃等;適量選擇植物油,每日約20克(2平勺),避免食用肥肉、葷油、動物內臟等飽和脂肪、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3、堅持運動鍛鍊
糖友不僅存在糖代謝紊亂,同時也會出現脂類物質和蛋白質代謝的紊亂。有研究表明,運動時體內脂肪動員加強,中等強度的運動即可使脂肪氧化速度增加10倍,從而促進骨骼肌內脂類物質的分解,減少脂肪組織,減輕骨骼肌細胞內的脂質沉積。運動還可以促進骨骼肌內蛋白質的合成,改善蛋白質的代謝。
運動除了可以降糖、調脂、降黏,還能使患者紅細胞的變形性有所增強,使各個臟器的血液及氧氣供應得到改善,這有利於慢性併發症的控制。
4、穩定思想情緒
人的血糖水平不僅受胰島素的調節,而且也會受情緒影響。人在極度憤怒、恐懼、悲痛等負性情緒狀態下,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會使肝臟中的糖元釋放進入血液,以滿足大腦等重要臟器的能量需要。本來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一旦血糖升高,胰島素則更加缺乏,致使血糖居高不下。這時,病人會出現口乾、口渴、多飲、無力、精神煩躁等症狀。如果病人經常“鬧情緒”,會導致血糖長期或反覆居高不下,甚至形成惡性循環,引起病情惡化,並會促使多種嚴重的併發症提前發生。
與此相反,良好而穩定的情緒對降低血糖水平和維持血糖的穩定十分有益。這是由於人在心情舒暢和情緒穩定時,肝臟的正常生理功能會得以更好地發揮,能有效地貯存糖元。這有助於胰島素的分泌和糖元的利用,從而使血糖下降或保持穩定,病情因而得到改善。
5、科學選用降糖藥
科學用藥是節省開支,提高療效,延長糖尿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科學用藥是有前提的,首先是克服用藥的錯誤傾向,其次是選準藥物,然後才能談如何科學用藥。
6、堅持監測
糖尿病併發症有一個特點:早期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和體徵。但是如果我們僅憑感覺,認為沒有不舒服就不管它,讓它發展到一定程度,到了中後期併發症的治療就非常棘手,甚至說沒辦法治療。
比如糖尿病腎病,分5期,前3期基本上沒有任何症狀,但是一旦到了第4期,發現尿常規裡邊蛋白有加號,也就是糖友們說的尿蛋白++,就說明腎病已經發展到了不可逆階段,繼續發展,會出現腎衰尿毒症。
從這些數據就告訴我們,對於糖尿病,最重要的除了把血糖控制好,一定要每年做好各項併發症的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糖尿病[超話]# #1型糖尿病[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