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富足,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健康也變得越來越看重,而運動作為最直接也最簡單的維持健康方式,不少人也都陸陸續續養成了鍛鍊的習慣。
但是,運動畢竟不是人人都喜歡的,有些朋友的確很在意健康,但一到要運動的時間,就感覺渾身無力,精神萎靡,甚至心情都會變差。每每這時,想著自己懶惰的樣子,都會陷入自責當中。
誠然,不愛運動有長期懶惰的一部分原因在,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還可能和基因相關。換句話說,你不愛運動的特徵,可能從剛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
你討厭運動,很有可能是天生的!
就在最近,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領銜研究的成果論文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研究通過51個指標實驗穿插,對超過70萬名受試者進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後發現,人體中有將近一百種的“基因座”,和運動鍛鍊的傾向相關。
也就是說,你是排斥運動,還是喜歡運動,是通過這將近百種的基因共同決定的。而基因是天生遺傳的產物,研究進一步發現,將近50%左右的父母“運動傾向基因”,可能會遺傳給孩子。
所以,如果你討厭運動,亦有可能天生就是如此。
既然如此,可能有些朋友也就釋然了:“看來我天生就不喜歡運動,沒有必要勉強自己了。”可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對運動的喜好程度雖然每個人不一樣,但適當運動對身體健康產生的好處,卻是共同的,長期不運動,疾病也有可能找上你。
長期久坐不鍛鍊,小心這3種病可能找上門
①代謝類疾病
長期久坐不運動,意味著身體裡的熱量和脂肪沒有有效的消耗途徑,長此以往,肥胖就會找上門來。
而肥胖作為併發代謝症狀最多的身體表現之一,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謝疾病風險也有可能隨之而來。
②消化系統疾病
例如慢性胃炎,腸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等。這是因為在缺乏運動的狀態下,身體新陳代謝速度變慢,腸胃蠕動的速度也會因此變慢,毒素無法充分代謝,就有可能刺激粘膜,引起炎症。而且缺乏運動會導致人的免疫力降低,從而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風險。
運動能夠加速身體代謝和機能運轉,也包括骨骼對營養的吸收效率。長期不運動,不鍛鍊,骨骼吸收鈣,鎂等營養元素的效率下降,骨質慢慢流失,骨質疏鬆的風險也會增加。
當然,長期不運動的後果還不止這些,雖然不喜歡運動可能不是懶惰的原因,但這並不能成為拒絕運動的理由,合理養成健身鍛鍊的習慣,才能打好身體健康的基礎。
總之,對運動的喜好可能天生有所不同,但運動所帶來的好處卻是統一的,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對身體來說有益無害。但在運動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勞逸結合,過量運動反而會勞損身體,合適有度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