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4歲的小佳獻血後回到家中,被媽媽發現了手上的針眼。爸媽得知她偷偷跑去獻血後,立即對她進行了一番“批鬥”。他們非常不理解小佳為什麼要去獻血,認為獻血會對身體有傷害,還可能會感染疾病。
就在上個月,小佳爸爸做手術大出血,醫院緊急輸血,小佳媽媽看到用血費用後,更嚴肅地對小佳說:“你無償獻血,用血竟然這麼貴,你以後別再獻血了,都便宜了別人!”
獻血屬於無償性公益行為,它在醫療用血領域,有著舉足輕重地位,能夠挽救很多瀕臨死亡的生命。但是當下依舊有不少人始終不敢踏出無償獻血的“第一步”。
這是因為他們覺得獻血會影響機體健康,而且就算獻完血,等需要用血的時候,還需要花大價錢購買,得不償失的事情沒人願意幹。
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有償?真相究竟怎樣?醫生給出確切答案。
【獻血者的基本要求】
1、獻血年齡:
18週歲至55週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週歲)。
2、身體健康狀況標準:
①體重:男≥50㎏,女≥45㎏。
②血壓:
12.0 Kpa(90 mmHg)≤收縮壓<18.7 Kpa (140 mmHg)8.0 Kpa(60 mmHg)≤舒張壓<12.0 Kpa (90 mmHg)脈壓差:≥30 mmHg/4.0 Kpa。
④體溫:正常。
3、有傳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嚴重疾病、地方病等都不能獻血,有感冒、腹瀉、或女性月經期前後三天等情況要暫緩獻血。
【獻血的間隔時間】
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
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2周,不大於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准,最短間隔時間不少於一週。
單採血小板後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4周。
全血獻血後與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三個月。
【獻血的好處】
1.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研究表明,獻過血的人5年後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少86%;獻血者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幾率與同期未獻血者相比明顯降低;在3年中,獻血者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1/2。
2.減少癌症的發生率
有證據表明,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幾率就提高。男性堅持經常適量獻血,能夠降低體內鐵含量,從而降低癌症風險。女性因月經週期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女性的鐵含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係。
3.增抗病能力
適量獻血可刺激人體骨髓的造血功能,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的造血狀態。而且,定期獻血的人在應付身體可能出現的失血時,會比別人有更迅速的反應。
4.促進新陳代謝
獻血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因為獻血後,人體內血液的減少會刺激造血器官加速血細胞的產生,新生的年輕血細胞不僅能向全身輸送更多的氧氣和營養,而且具有很強的吞噬病毒和抗病能力。
一直以來,社會各界人士對無償獻血事業的認識褒貶不一,多數人對國家實施無償獻血,醫院臨床用血卻要有償地收取用血的患者一筆不菲的“血費”表示非常的不解。
從“無償”到“有償”,血站提供的血液是無償獻血者無私奉獻的,不需要任何成本支出的,為什麼醫療臨床用血不是免費的呢?
對此,中國輸血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表示,血液本身不是商品,不能用金錢衡量,但血液從採集到臨床使用存在成本消耗產生的費用,部分需要由用血的患者承擔。
總體來說,患者在接收輸血治療後,臨床用血的相關費用可以簡便直觀地劃分:一部分產生於血站,即“血站製備血液的費用”;另一部分產生於醫院,即“配血費”、“儲血費”。
這也就是說,血液雖然是獻血者無償捐獻的,但血液在用於臨床患者之前需要經過一系列處理過程,包括採集、分離、製備、檢驗、儲存和運輸等,涉及場地設備、儀器材料、人員及管理等成本。
《獻血法》還規定,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上述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按照省級政府的規定免交或減交上述費用。
1.注意保護針口,避免感染
2.儘量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
在運動方面,獻血後除了注意休息之外,還要適當的剋制自己,短期之內也不要進行一些劇烈的運動,工作的時候也不要做哪些搬搬抬抬的工作,能不做就不做,能偷懶就暫時偷一下懶。
3.注意飲食
獻血後建議多飲水,適當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及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含鐵豐富的食物包括肉類,牛肉、豬肉、羊肉、雞肉、魚,可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能夠加快造血細胞的恢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大量的飲酒。
4.其他
如果獻血後發現針口附近有瘀腫現象,是血液滲入皮下組織所致。出現這種情況不要慌張,可於獻血後48小時內冰敷,48小時後用毛巾熱敷,瘀青一般於10~14天左右消散,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