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人過了40歲,下肢就開始各種不舒服,於是就有了“人老先老腿”一說。有的人表現為發麻發涼,有的是走路時間長了痠痛, 特別是天氣一涼,下肢的不舒服會加重。那麼真的是“腿老了”嗎?今天Lion醫生和大家好好聊一聊,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你的下肢發涼疼痛不適。

由於人類的祖先從樹上來到了地下,由爬行變為了直立行走,於是人體的整個重量都落在下肢上,於是下肢出現問題的概率很大。特別是隨著年齡增大,風溼病,腰椎間盤突出都可以導致下肢不適,但是如果您的症狀是小腿冰涼,發麻,走路後疼痛,那麼很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在作祟。

什麼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血管壁是非常光滑的,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長期不規律飲食後,血管裡的“垃圾”附著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一旦這些斑塊長期沉積,血管便會狹窄且變硬,失去彈性,血液流過時速度減慢,特別容易形成血栓,隨著血管被堵得越來越厲害,遠端的血流越來越少,嚴重時甚至無血流通過,這就是動脈硬化閉塞症,一般多發生在下肢,中老年常見。

哪些症狀需要警惕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當下肢血管出現血栓或變硬後,最早出現的症狀為發涼、發麻,這些症狀在冬天會加重,很多人誤以為是天氣變冷所致,所以往往被忽視,從而延誤病情。

當病情繼續加重,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一開始走路不疼,走一段時間出現腳痛,停下休息一下疼痛緩解,再走一段又開始疼。間歇性跛行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典型表現,這是因為走路過程中隨著肌肉的耗氧量增加,區域性出現缺氧的表現,從而區域性產生痙攣性疼痛,當休息片刻後,區域性缺氧狀況得到改善,疼痛也就隨之消失,當再行走時疼痛再次加重。

當上述症狀得不到積極治療時,接下來會出現靜息痛——不活動時下肢也產生疼痛,並且多在夜間加重,這時患者往往徹夜難眠,生活品質大大的下降。

有些特別能“忍”的患者繼續挺著不去醫院,這時血管完全閉塞,當下肢出現傷口時癒合異常艱難,甚至出現區域性壞死,併發感染,最終不得不進行截肢。

出現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時應該怎麼辦?

當早期出現發涼、發麻,間歇性跛行時一定積極干預,通過擴血管及抗凝、祛聚等非手術方法使狹窄的的血管再次通暢。

當動脈狹窄嚴重,非手術方法往往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此時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一般介入下於狹窄處球囊或者支架擴張,將狹窄處撐開,使下肢血流再次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預防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需要做到哪些?

健康的生活方式

清淡飲食,戒菸限酒;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長期壓抑緊張。

堅持運動

臥位運動趾與踝,踮腳走路都可以起到較好的鍛鍊運動,適當的健身也有利於預防下肢動脈硬化閉塞

積極治療原發病

血壓、血糖、血脂的異常通常都會對血管造成損害,所以治療原有慢性病,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顯得尤為重要。

65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突發腦中風時有哪些徵兆?如何應對爭取黃金就診時間?請您看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