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秋收冬藏”,寒露之後,天地陽氣開始收斂,此時腎也開始收納陽氣了。

腎臟的陽氣就是我們身體裡的小太陽,溫煦我們全身,如果能量儲備不足,沒有足夠的氣血來禦寒,冬天就會很難過,怕冷,感冒也就來了。

下面給大家分享3個小動作,此刻開始養護腎經,給你的腎,補足元氣,讓它更好地為過冬儲備能量。

需要提前養護腎氣的人群

一貫手腳冰涼、怕冷;乏力,常覺得疲累的人;足跟冷痛;下肢浮腫(小腿很粗);黑眼圈;容易脫髮;腰腿痠軟無力等。

調理腎經,收納陽氣的小方法

1.抬腳跟提腎氣

這是最簡單的養護腎經的方法。地鐵上,工作間隙,可以隨時進行。

方法:腳跟抬起,直到你的腿痠到不能堅持,然後輕輕砸到地上,感覺到一定的震感。如此抬起—放下—抬起—放下,連續做7下,此方法也就是在佛醫禪觀課上弘南老師多次講過八段錦中的「背後七顛百病消」。一次可以多做幾組。

要點:

1.抬腳跟時,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微微併攏,將兩腳跟提起,感覺提到最大限度後,保持平衡,動作略停兩秒。落腳時,兩腳跟先微微下落,保持身體平衡,然後再顛足輕震地面。

2.注意整個脊柱,感受到頭頂、脊柱、腳跟都是共振的就對了。膝蓋鬆開不緊繃,下巴微微後收,有助氣血暢達上下。久而久之,督脈暢順的話,顛幾下身體就會微微出汗了。

腎經起源於足部,抬抬腳跟就可刺激腎經,使腎經收納陽氣,改善手腳冰涼、容易疲乏等問題,同時還刺激了腳底的補腎大穴——湧泉穴。

最佳時間:下午17:00-19:00是腎經執行的時間。此時抬腳跟,事半功倍!

注意:經常頭腦發矇、後背發緊、下肢發涼的朋友,可以在站立和走路的時候把重心落在腳後跟上。當採取這種姿勢之後,會很明顯的感覺到胸能自然地挺起來,很難駝背,下巴也自然內收了,從頭到腳感覺很通透。

認真體會身體,能慢慢覺察到氣血源源不斷向下肢執行,後背僵直緊繃的狀況也會逐步改善。這是中國傳統武術理論中「腳為根」一個應用。

平時也建議少穿前腳掌上翹的鞋子,腳掌上翹,會讓腳心的湧泉穴處於一個發散的狀態,不利於護住腎氣。

2.泡腳溫腎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夏天泡腳暑溫可祛。

秋天泡腳肺潤腸蠕,冬天泡腳丹田溫灼。

又到了可享受泡腳的時候了,晚上堅持用溫熱的水泡腳15到20分鐘,水沒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可以做兩件事:搓腰,搓耳。

手搓後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加固元氣,還可防治腰痠。相當於是服了“補腎藥”。有的人得了鼻炎,鼻子不通氣,堅持搓後腰,鼻子也漸漸通了。

搓搓耳朵:「腎開竅於耳」,把耳朵搓熱,搓紅,能有效補養腎氣。不限於泡腳時分,隨時隨地都可以搓捏耳朵。

3.搓腰也補腎

很多人沒有泡腳的習慣,或者因各種原因不便搓腳,所以寶妹特地為您介紹兩個“搓腰”補腎法,可以任選其一——

1)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於床上,5-10分鐘後,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麻脹現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鬆靈活。

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2)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促進血液迴圈,提高腰肌耐力。

腰眼穴:位於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如下:

1.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左右;

3.兩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小動作大養生,簡單又有效,每天都能做,而且不花錢、無副作用。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食用價值高的花生,其實並不是人人都適合食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