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帝內經》中說:“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意思是指,如果一個人擁有足夠的正氣,身體強壯,外來的邪氣就很難侵犯到身體。這種邪氣包括風、燥、寒、暑、溼等,它們從肌表侵入胰理後發展為各種疾病。比如有的人形成風邪病,有的形成消渴病,有的形成寒熱病,有的形成痺症,有的形成積聚病。為什麼同時得病的人,有的患這種病,有的患那種病呢?難道這是自然界特別產生了不同性質的邪氣嗎?否則怎麼會有這些差別呢?《黃帝內經》中以工人伐木為例,解釋了這個問題。工人用斧頭去砍木材,由於木材的陰陽面有堅脆的差別,堅硬的不容易砍,脆弱的容易碎裂,而遇到樹枝有節的部位,甚至還會損傷斧頭。同一棵樹木,每個部分都有堅脆的不同,不同的樹木,彼此的差異就會更大。如果是花葉生長較早的,遇到風霜,就容易凋落;如果是質脆而皮薄的,就容易乾枯;如果皮薄而含水多,遇到長期的陰雨,就容易潰爛;如果是剛生長的樹木,遇到狂風就容易折斷,樹根就容易動搖,樹葉就會零落。不同的樹木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還會產生不同的損傷,更何況人呢?所以說,即使有些人患病的原因是相同的,但是患的病卻有可能不同。

總而言之,我們要健康無疾,就要內養正氣,外避邪氣。那麼養正氣,究竟怎樣養呢?

其實很簡單,《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只要注意以下三點就可以了。

第一,重視精神調養。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臟腑功能、氣血執行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突然、強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導致臟腑氣機紊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因此平時要重視精神調養,做到心情舒暢,精神安定,少私而不縱慾,喜怒不安發,修德養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要儘量避免外界環境對人體的不良刺激,如營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睦的人際關係,幸福的家庭氛圍等。這樣則人體的氣機調暢,氣血平和,正氣充沛可預防疾病的發生。

第二,注意飲食起居。保持身體健康,就要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等,如在飲食方面要注意飢飽適宜,五味調和,切忌偏嗜,講究衛生,並控制肥甘厚味的攝入,以免損傷脾胃,導致氣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下降。在起居方面要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米安排作息時間,培養有規律的起居習慣,如定時睡覺、定時起床、定時工作學習、定時鍛鍊身體等,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勞逸方面,既要注意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交替,又要注意勞作與休息相結合,做到量力而行,勞逸適度。

第三,加強身體鍛鍊。運動是健康之本,經常鍛鍊身體,能夠促使經脈通利,血液暢行,增強體質,從而防病祛病,延年益壽。

另外,規避邪氣的措施也很多,如順四時而適寒署,避免六淫邪氣的侵襲。六淫邪氣各有主時,春風、夏熱(暑)、長夏溼、秋燥、冬寒,應做到因時養生以避邪養正,正所謂《黃帝內經》所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此外,外避邪氣還要戒除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熬夜、洗頭時做按摩、有病就吃藥、光腳走路,等等。

總之,通過採取內養和外防兩方面的措施,人就可以達到預防疾病,保持身體健康的目的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黃帝內經》中的精氣神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