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每年的10月23~24日。
霜降介紹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
中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由來
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
《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 三國 吳 韋昭 注:“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論節氣,還不到霜降,這裡已經下了好幾場霜。” 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
霜降習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此期間,中國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
霜降養生
陽虛型哮喘最先出現的是肺衛陽氣虧虛,隨著哮喘反覆發作以及久病體質越來越虛弱,必由肺衛陽氣累及脾腎之陽氣,多數難治性哮喘常在夜間發作或加劇,《黃帝內經》裡描述:“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也”,在陰寒氣盛的深夜,陽氣不足以固外,故寒邪侵犯導致哮喘的發作;再者,由於患者長期使用大量激素,已使得脾腎陽氣衰憊,脾不能運化津液,腎不能蒸騰水液,津液運化失司而停積為飲,除了陽虛寒盛之象外,多兼有寒痰標實的表現。臨床上可見大多數難治性哮喘的患者,對忽冷忽熱的氣候反應非常敏感,尤其在晝夜溫差較大的秋冬季節,稍有不慎就容易傷風感冒,或當氣溫突然下降時,哮喘容易誘發加重,這些症狀都表明患者氣陽不足,《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氣陽不足,無法固護體表,從而使得外邪有機可乘。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的相互關係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並且要補血氣以養胃。
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飲食養生學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型別。
柿子主要含有糖類物質,有蔗糖、 葡萄糖、果糖。未成熟的柿子含有大量鞣質,其主要成分是花白甙。還含有瓜氨酸、無色花青素等。新鮮柿子含碘、香草酸、尼克酸及人體所需的鈣、磷、鎂、鐵等礦物質。另外,柿子中還含有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果酸、澱粉等。除柿子外,柿葉也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藥用成分。據福建醫科大學研究分析,幹柿葉中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藥用成分維生素、胡蘿蔔素、膽鹼、蘆丁、黃酮甙(包括黃芪甙、楊梅樹皮甙等)以及多種氨基酸。柿葉中除含以上藥物成分外,還含有丁二酸、苯甲酸、水楊酸,柿蒂含痙基三萜酸,其中有齊墩果酸、白樺脂酸、熊果酸;柿餅外表產生的白色粉霜(柿霜),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柿根有強心甙、皁苷,並含有鞣質、澱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