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醫學發展的逐漸深入,21 世紀的醫學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保健發展,從針對病原的對抗治療向整體調節發展。中醫學很早就重視疾病的預防,並提出了防重於治的“治未病”思想。主張通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個人養生保健方法和手段來維繫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維護“精神內守,真氣從之”的健康狀態和“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疾病預防目的。中醫養生的理論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順應四時,避“虛邪賊風”

中醫極為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 主張養生必須“順四時而適寒暑”(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及四季養生、養長、收養、養髒之道;強調“ 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素問· 上古天真論》)等理論對冠心病的預防極為重要。人防病健身的關鍵就是順應自然,“ 春生, 夏長, 秋收, 冬藏, 是氣之常也”,要健康就應順應這個規律, “以自然之道, 養自然之身”。冠心病、高血壓等發病與季節、氣候的關係密切,因此,“順應時氣, 謹查陰陽”,“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所在。

2. 適度飲食,以和為貴

飲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飲食失宜,傷及脾胃則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中學重視飲食調攝,主張“食慾常少”以脾胃受損,影響氣血執行。同時強調勿過食肥厚之品,防“膏粱”之疾。張子和(金代四大名醫之首)主張:“五味貴和,不可偏嗜”、“以適為度”。《黃帝內經·素問· 髒氣法時論篇》的“氣味合而服之”的飲食調攝方法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起到指導作用。適度飲食是預防、祛病、延年益壽的上策,不要過食、偏食、誤食,要改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貫徹辨質論食原則,依據體制型別,選擇恰當的飲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皆與飲食密切相關,應避免大量食用高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相關的食物,以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3. 調節情志,精神內守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到的“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孫思邈的養生“十二少”等都告誡人們要想健康長壽, 必須思想安定清靜, 不貪慾妄想, 使真氣和順, 精神內守。若不注意調攝, 超負荷的思維活動, 突然強刺激, 均可導致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進而使內臟功能受影響引發疾病。心為“ 君主之官”(《素問·靈蘭祕典論》)、“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靈樞·邪客》),只有保持心情舒暢,“內無思想之患”(《素問·上古天真論》),才能達到“形體不敝, 精神不散”(《素問·上古天真論》)。不論導引(導引是中國古代的呼吸運動(導)與肢體運動(引)相結合的一種養生術)還是太極拳, 其關鍵在於收心, 守神而能入靜, 以達到“無患慎之心”、“內無思想之患, 以恬愉為務”。精神因素作為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易患因素之一, 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中醫藥能夠從補陽心氣、安神寧心、疏肝解鬱的角度出發,達到疏解情緒、調暢情志的效果。

4. 動靜結合, 適度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 。《靈樞·本髒》中指出: 運動可使“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華佗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 血脈流通, 病不得生”。久坐缺少運動, 血流減慢, 影響各系統血液供應, 導致機體利用葡萄糖能力降低, 促發動脈粥樣硬化, 增加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發生機率。適當強度的運動以及持續、規律的運動, 可降低血壓、血脂、血糖及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核糖蛋白的水平、增加冠狀動脈床、改善心肺功能。老年人最好多進行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氣功鍛鍊活動,注意儘量選擇節律較慢、運動量小而且不需要過度低頭彎腰的專案。另外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以自己不感覺疲倦為度,特別是年老體弱者不可大汗淋漓、心慌氣急,每次運動時間在30~60min,每週運動5次左右。

5. 固護腎精, 養生防病

精在中醫學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精來源於先天, 依賴後天水谷精微的滋養和補充,入藏於腎中。元氣由腎精所化, 神賴精養, 故精盛則神旺, 精衰則神憂。腎精虧耗, 心火失濟, 心腎不交, 則病變叢生。因此,養生之道貴在固護腎精。通過中醫四診合參,辨證施治,有效調補肝腎,可以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中醫強調“ 天人相應” 的整體觀念, 重視精神因素在抗禦疾病中的作用, 主張調攝飲食, 運動“中節” 等一系列養生理論, 要求人們必須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注意飲食起居的調攝,保持健康的情緒,適度、持之以恆的鍛鍊。這些養生理論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氣血虧虛如何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