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火"分為實火和虛火,針對不同的"火",去"火"方法當然也不同。所以不論什麼人,當感覺身體內有熱、燥的時候,先按這幾點對照一下,就知道這"火"是實火還是虛火了。通常治療這種症狀普遍都是採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越治病越多,越治病越重。
《黃帝內經》裡說:“今天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裡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都是熱症、熱病,也就是說這個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
寒重為什麼反而會引起“火”呢?----當身體內寒重,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傷腎,造成腎氣虛弱,各臟器的功能下降,氣血兩虧。腎主水,這個水是灌溉全身的,當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土地會幹燥。 臟器缺少了水的滋潤、潤滑,就宜摩擦生熱。 最典型的是肝臟,肝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一旦缺水,肝就燥,肝火就非常明顯。
頭面部 也最易上火,也是腎陽不足、腎氣虛,血液上頭的力量不足,頭面部的器官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就會出現口乾舌燥,咽乾咽痛,眼睛乾澀耳朵等上火症狀。 當血液供應減少,頭面部的免疫功能就下降,那些暴露在外的口腔,咽喉,鼻腔,耳朵這些器官最易受細菌感染,這樣患鼻炎、咽炎、牙周炎、中耳炎扁桃體炎的機率就非常高了,很難治癒,不久就變成各種慢性病了。
很多人都採用 瀉火清火的寒涼藥,這就是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越治病越重。
說完原則,我們來看下五臟的火如何分虛實,該如何清火。
心火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治則:清熱降火,主方:瀉心湯合涼膈散
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心煩易怒等,治則:清熱解毒,開竅安神,主方:牛黃清新丸
肺火
機體感受外邪或因七情內傷,影響了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後出現的以口乾舌燥、咳嗽、咽痛等一系列熱症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肺火也有虛火和實火之分,肺熱盛極化火則為實火,肺陰虛而生火則為虛火。故肺火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肺陰虛證和肺實熱證。
肺實熱證
證候:發熱,口渴,咳嗽,胸痛、咯黃痰或腥臭膿痰、咽喉紅腫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祕結,舌紅苔黃,脈數。
治則:清熱宣肺。
主方:輕症可用桑菊飲加減、重症可用清金化痰東加減
肺陰虛證
證候:乾咳少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口燥咽乾,五心煩熱,午後潮熱,盜汗、或痰中帶血,聲音嘶啞,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則:養陰清肺。
主方:沙蔘麥冬東加減。
胃火
因食辛辣、厚味,或五志過極,化火生熱,或外邪化熱、犯胃而致胃熱過盛,腐熟殺谷、胃氣燻蒸所出現的以消谷善飢,口渴口臭為主症的一系列證候。
臨床表現有裡熱證、胃火灼痛、胃熱腑實、胃熱溼阻、中消、胃火上炎、胃熱上逆等表現。
治則:清胃瀉熱,主方:溫膽東加減
肝火
肝經火勝,內擾於肝的一種病理現象。多由於情志不遂、鬱而化火、嗜食肥甘油膩而化火或其他髒火累及肝臟所致。
肝經火旺
證候:脅肋脹痛,嘔吐吞酸,噯氣,口乾,舌紅、苔黃,脈象弦數等症。治則: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主方:左金丸
肝火灼肺
證候: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祕,舌苔黃,脈弦數等。治則:清熱化痰,止咳止血。主方:咯血方
肝火鬱結
證候:目赤腫痛,易驚多怒,不能安臥,尿赤、便祕,脈洪實者。治則:清瀉肝火。主方:瀉青丸
腎火
腎臟一般不易火旺,一般都是因虛而導致火旺,即通常所說的相火旺動。主要症狀表現為面赤顴紅,小便黃如出茶,遺精,性慾妄動,或骨蒸潮熱。腎陰虛就是在症狀上主要表現為:五心煩熱,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骨蒸潮熱,兩顴潮紅,口乾舌燥,盜汗遺精,舌紅少苔等陰虛內熱的症狀。
腎對應五行中的水,是水髒,對應的季節是冬季,腎火一般多虛火。虛火是表面有火,但其實內在的能量並不足,因此不能實實在在地燒起來
腎火多為陰虛火旺的虛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疼尤其夜間疼得厲害但牙齦不腫,或有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還有尿路感染,腰膝痠軟等症狀都是腎陰虛的表現。
治則:補腎水以制火,主方:八味地黃湯。
關於五臟的火,今天先聊到這裡。
-
1 #
-
2 #
寒溼重反而變成“火”。戊癸合化火(無情之合),冬主寒主腎膀胱,土主溼主脾胃,戊土癸水合化火(寒溼重)變成邪火,火毒,尿毒症(腎病)
-
3 #
分析精解,學習了謝謝老師!
-
4 #
用藥的同時亦可配合中醫特色治療。
-
5 #
好複雜。我易上火,卻怎麼也對不上號。
-
6 #
講的很明白有幫助我奌贊
第二段,《黃帝內經》裡說:“今天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說得很明確,虛火都因寒而起,那為什麼都用清熱之藥?實火用清瀉合適,虛火理應寒者熱之才對。溫陽化溼火自消,相問而行。用瀉火利溼,似乎逆向行使。腎陰虛而火旺,火不在腎,火在它處。腎陰虛前提是腎氣虛,腎氣虛前提是腎陽虛。腎的主要功能是“聚精會神”,而聚精會神與輸布精氣於周身,都以腎陽為基礎,所謂的腎陰,應該指腎陽所化聚而來的動態精氣。少陰為樞,因為腎陽不足,動態精氣樞轉不及,致他鄉枯燥,殃及池魚之象,故按理說不應該叫腎火。拿盜汗來說,衛氣不足固攝不住,汗自出,明明是陽虛,偏說是陰虛。若是陰虛,哪來汗液。汗是心之液,更是把盜汗歸於骨蒸,直指腎陰虛,似乎指精氣過熱,厥不住心火,以致於心火過旺而出汗。那麼白天腎陽更足,腎精更熱,為什麼不出汗?如果說腎陽夜衰,精氣不及心包,心火同樣會偏旺,以致於只有夜間出汗,這樣說得通,但也不能叫骨蒸。就算叫腎陰虛,也是腎陽虛所致。疑惑不解,敬請賜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