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

霜降節氣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到了霜降節氣後,就代表秋天已經過去了,冬天即將到來。

在這個秋冬換季的特殊時刻,是最容易出現疾病的,此時要多注意養生,才能為秋冬安康打下堅實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那麼,霜降節氣,要如何養生呢?

霜降,記好"一忌、二補、三防、四食",身體安康過好冬

"一忌":

忌貪涼

霜降後天氣特別寒涼,所以為了增強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抗寒能力,很多人都選擇了在秋季進行戶外鍛鍊,並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在秋季儘量少添衣物。

然而,"秋凍"自有一番道理,但是秋季起居也不能過於貪涼,因為霜降的早晚氣溫較低,應該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

鍛鍊時應在身體發熱後,才能脫下過多的衣服;鍛鍊後切忌穿著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二補":

1、補腎

霜降是秋冬交界,也是進補的好時節。俗話說:"秋冬進補,開春打虎",身體秋冬進補,補腎為佳。

天氣越是寒冷,越要著重補腎,寒涼節氣讓腎氣不暢,對腎損傷最大,故此時保養腎功能,效果最佳。

補腎可以多吃點黑色食物,黑色入腎,如黑豆富含優質蛋白,可將它做成豆漿、豆腐、豆腐皮等,成年人每日食用一次,還是天然的補血食物。

此外,也可以喝點野櫻莓茶水。野櫻莓又叫黑果花楸,也是典型的黑色食物。將野櫻莓泡水代茶飲,可以起到不錯的養護腎臟的作用。

而且,野櫻莓的抗氧化作用很強。其含有的花色苷、總黃酮、多糖等物質,均高於藍莓。經常飲用,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對減緩腎臟老化也有幫助。

2、補陽氣

《內經》有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養生其實本質就是養陽氣,霜降過後,天氣漸冷,大自然陽氣蟄藏,人就更要主動補充陽氣,讓身體陽氣充足,才能少生病、不生病。

晒太陽,是補陽氣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晒太陽最合適的位置是後背的督脈,因為,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所以,晒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飲食上,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秀芝粉。它是秀芝(靈芝的一種)破壁後得到的,不僅可以補益陽氣,還可固本扶元,增強免疫力,尤其適合體弱多病或大病初癒的人。

食用秀芝粉可明顯改善因腎陽和心陽不足導致的失眠多夢、心悸盜汗、疲乏無力等周身不適。

此外,秀芝粉也能明顯提高身體免疫力,能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兩個方面的功能,增強免疫器官胸腺、脾臟、肝臟的重量,從而增強身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防":

1、防賊風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

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中老年人。對年輕女性來說,腿部的保暖也尤需注意。

2、防血管病

氣溫降低,一些不愛活動的老年人會出現腿疼、腫脹,多數人會以為是受涼了,其實這可能是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的表現。

尤其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因其症狀與關節炎相似,很容易被患者誤認為是關節炎發作。

3、防溼邪侵體

秋天的雨水多,須防溼邪帶來的身體不適如水腫或腹瀉。如果脾傷於溼氣,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作埋下病根。

所以,應該多吃蓮子、苡米、冬瓜、蓮藕、山藥等祛溼的食物。

"四食":

1、柿子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

柿子富含有機酸,具有補肺、止鼻涕的作用。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潤腸和胃的功效,尤其適宜患有肺結核咳嗽虛熱、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狀者。

注意: 柿子雖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時候也要適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00克。

2、山楂

山楂含多種有機酸,可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對胃腸運動功能具有調節作用。

山楂所含有的黃酮還具有降壓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及強心作用,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注意:山楂與海鮮同食是禁忌,海鮮中的鈣質與蛋白質在山楂的鞣酸作用下會生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

3、栗子

霜降後是感冒的多發季節,栗子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適量食用,可遠離感冒的困擾。

栗子性味甘溫,含有鉀、鋅、鐵等礦物質以及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適量吃)、高血壓患者也適宜享用。

注意: 栗子不宜與牛羊肉及杏仁同食,會引發身體不適。

4、鮮棗

霜降吃個棗,一輩子不顯老。霜降前後,鮮棗正值上市高峰。

鮮棗,果實甜脆多汁,不寒不熱,具有清涼、解毒、鎮靜等功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A1、B1、B2、K等,人體所必需的胡蘿蔔素也遠遠超過其他棗製品。

注意:鮮棗進食過多會引起脹氣,腹脹氣滯者以及有腹脹現象的孕媽媽,建議不要食用鮮棗。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治療痛風,就是在預防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