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共有“7類”;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等“三大”營養素,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同時還有維生素、礦物質、水以及纖維素。

“七大”營養素在不同型別的食物中,含量有很大差異,老年人胃腸吸收不好,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為了保持營養均衡,所以我們需要進食更多種類的食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國居民每天應吃不少於12種不同的食物;每週吃不少於21種食物,才更有利於人體營養的均衡。

首先是各種穀物

包括大米、小米、玉米、高粱、小麥、蕎麥等穀物;穀物中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通常都是作為主食,滿足人體對能力的需求;當然也含有少量的其他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礦物質與維生素等。

其次是薯類

包括番薯、山藥、土豆(馬鈴薯)、芋頭、葛等食物,也含有豐富的糖類,可以作為主食的替代品給人體提供能量;然而含有更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改善胃腸功能,因此也可作為副食物(配菜)。

第三是肉類食物

肉類食物也有很多種類,包括畜肉、家禽肉、海鮮或河鮮,以及雞蛋與牛奶等。由於含有較為豐富的脂肪,因此也不宜吃太多,適合作配菜,也就是副食。

第四類是新鮮的瓜果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國居民每天應進食300——500克的新鮮蔬菜;不少於300克的新鮮水果。其中至少有一種為綠葉素菜。

第五類是各種堅果,以及豆類及其加工食品。

總而言之,我們每天準備食物的時候,除了需要吃不少於12種不同的食物之外,還需要注意種類的搭配。

在一日三餐中,主食是可以重複的,也可以選擇不同的穀物或薯類作為主食;而對於其他型別的食材,最好是不要重複為好。

事實上每種型別的食物中還有幾十種不同的食品可以供我們選擇,可以選擇的食品依然是非常多的。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更好的平衡人體所需的營養,我們不僅需合理的搭配食物,還需要注意烹飪方式,儘量保持食材的“原味”,以清淡為主;注意避免挑食、偏食、暴飲暴食。

同時,還要保持良好心態,並且透過合理的睡眠、運動鍛鍊等,也有助於提高人體對 營養的消化吸收功能。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猴頭菇主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