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今年34歲周先生是一名老闆。由於工作原因,時常需要在外應酬。前幾天晚上,他在和朋友吃完燒烤後回家不久,便感覺腹部疼痛難忍,送醫後被診斷為重症胰腺炎。這已經是他近幾年來第7次因為胰腺炎住院了。

周先生這次的情況比以往更加嚴重。醫生髮現,他的血脂也遠遠超過正常標準,血液顏色變成像“牛奶”一樣,並且多器官出現衰竭,情況十分危急。

這種像像牛奶一樣灰黃色、乳糜狀的血,是跟血清高甘油三酯,也就是俗稱的高血脂有關,多是由於長期不健康飲食造成的。

此外,在街頭獻血的時候,也有部分獻血者抽出來的是乳糜血,從而不得不報廢血液。

所謂的乳糜血,指血漿內膽固醇、磷脂等物質含量過高,致使血漿呈現乳白色或混濁狀。乳糜血發生與性別、年齡、BMI、職業等因素有關。

什麼人容易出現乳糜血

性別: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男性交際範圍較廣,應酬較多,喜歡飲酒,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而大多數女性比較關注體形美,日常飲食較為關注蛋白與脂肪的攝入量,體內脂肪率顯著低於男性。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乳糜血發生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隨著年齡增長,一方面,個體家庭、經濟、事業都趨向於平穩發展,生活水平升高,導致高熱量食物攝入量增加,且在體內不斷積累;另一方面,個體各器官代謝能力逐漸衰退,導致機體對膽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謝能力下降,在此雙重因素影響下,個體血脂含量升高,乳糜血更易發生。

BMI(體質指數):BMI越高,體內脂肪含量越高,因此乳糜血發生率越高。

職業:公務員、企業職員、工人及自由職業者乳糜血發生率比較高,可能是因為這些職業人群社會關係較複雜,社會活躍度較高,飲食規律性差,因此乳糜血發生率較高。學生通常飲食多在學校食堂,飲食種類和質量相對較差,生活費用相對固定;軍人自我約束能力較強,單位伙食較規範;農民群體生活水平相對較差,北方農民群體日常飲食以自種蔬菜及麵食為主,因此上述人群乳糜血發生率相對低。

抽血時間:不同時間段獻血人群乳糜血發生率間顯著性強,尤其是午後抽血者乳糜血發生率顯著高於其他時段。原因是午後剛進餐完畢者,而午餐高脂肪食物進食量多,使得血脂含量上升。冬季天氣寒冷,有些人有冬補的習慣,常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因此,冬季出現乳糜血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季節。

獻血次數:獻血次數也是影響乳糜血發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經常獻血的人,乳糜血發生率明顯下降。

高脂血症導致的胰腺炎要注意什麼

高脂血症誘發急性胰腺炎,是因為體內過高的甘油三酯給中樞神經發出指令,要求機體分泌足夠的胰蛋白酶。而因某些原因如膽管內結石使膽汁排出不暢、膽管壓力高於胰管壓力,膽汁會反流到胰管,啟用胰腺內的胰蛋白酶,導致胰腺組織自身消化,從而引起炎症。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與胃痛很相似,但不少人會自行在家服用胃腸解痙藥,卻因此延誤了病情。為此,肥胖、有膽道疾病等基礎疾病的人在飽食、飲酒後若發生嘔吐、上腹劇烈疼痛等,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消化內科進行檢查。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診斷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為:除有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外,血甘油三酯值≥11.30mmol/L;若血甘油三酯值在5.65~11.30mmol/L之間,但血清呈乳糜狀者,在排除其他胰腺炎常見的病因後,也可診斷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與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不同,約50%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澱粉酶測定值在正常範圍。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早期臟器功能衰竭及後期胰腺膿腫、假性囊腫等併發症發生率都會增高。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療和預防

對於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療,除禁食、胃腸減壓、使用胰酶抑制劑等胰腺炎的常規治療外,還需特別糾正高脂血症,使血脂迅速降低到5.65mmol/L以下。其措施包括:使用貝特類降脂藥,禁用脂肪乳劑,必要時需行血漿置換或血脂分離,以降低血脂水平。

儘管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較其他誘因,如膽繫結石、膽道感染、酗酒、暴飲暴食等引起者為少,但一旦發生病情大多較重,因此,切不可掉以輕心。

因此,如果體檢發現血脂明顯高於正常範圍,一定要注意預防高脂血症胰腺炎,因為該病一旦發病出現疼痛,胰腺基本已經出現壞死。

如果曾因為高脂血症導致胰腺炎,還要警惕存在原發性脂類代謝異常因素,並採取措施預防胰腺炎復發,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煎炸、油膩的食物;服用降脂藥物降低血脂水平;適當增加運動,以減輕體重;禁酒等。這些均有利於降低高脂血症胰腺炎發生的風險。#男子吃燒烤患重症血液變牛奶色#

1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關於食物的一些令人震驚的事實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