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濟水平有限,曾經的孩子很少能飽餐一頓,甚至逢年過節才能吃上點葷腥,這些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也隨之好了起來,肉蛋奶製品更是餐桌常見,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到位,各位家長更是不留餘力給孩子安排飲食。
但是一味追求高營養真的是對孩子健康負責的做法嗎?
醫院的兒童ICU病房中住進了一個才6歲大的小男孩,孩子病情嚴重,意識模糊,在病房內接受治療,家長更是在門口痛心不已,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這麼小的孩子住進了ICU病房呢?
事情還要從孩子的飲食說起,這個小男孩叫做小明,平日裡都是奶奶在照顧他,奶奶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人,生怕孩子吃的不好影響發育,所以在給孫子做飯的時候很用心,因為小明喜歡吃蛋炒飯,奶奶就一天三頓給孫子炒米飯,為了讓孫子吃的飽吃的香,奶奶炒米飯都是用寬寬的油鍋濃油赤醬的做。
現在日子好過了,奶奶更是一頓炒米飯放3-4個雞蛋,有時候還要放點肥肉進去,在年邁的奶奶看來,這就是給孫子最好的"愛"。
小明的父母工作很忙碌,很少關注兒子的飲食問題,更不知道孩子平時吃的這麼"高油高鹽",直到有天孩子突發不適,最後送進醫院做檢查,才發現了嚴重的問題。
![](http://timg.juduo.cc/2020/12/04721bb8768741c3937e38a101e225d0.jpg)
醫生怒斥家長:"你們到底每天給孩子吃了些什麼,這麼小的年紀會患上腎衰竭!"
當奶奶顫顫巍巍告訴大夫自己經常如此給孫子做法時,醫生更是怒不可遏:"這麼做簡直是在害孩子!你們枉為父母!"
原來,長期高油高糖高鹽分的飲食讓小明時常會產生口渴的感覺,因此飲用大量的水來緩解,久而久之給年幼的腎臟造成了負擔,導致了腎衰竭的出現。
奶奶對孫子的"愛"變成了傷害,孰不知多少中國家庭正在餐桌上"殘害"自己的孩子。
兒童飲食到底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1、低油低糖低鹽分
孩子在低齡階段,身體的各項器官還未發育完全,是不能夠負荷高糖高油高鹽的飲食的,即使是成年人,長期如此的飲食攝入也會對心腦血管、腎臟和肝臟造成健康負擔。專家呼籲1歲以內兒童不要攝入鹽分,1歲之後的兒童可以適當在飲食中新增調味劑,但必須少量。
![](http://timg.juduo.cc/2020/12/2eb3a88a2be443f3bbc49051f58c63c9.jpg)
2、合理的營養搭配
並不是大量的肉類和蛋類攝入就可以給孩子的身體發育提供百分之百的營養,正確的飲食習慣應該是注意每一餐的營養搭配,在孩子的飲食食譜中,肉蛋奶、水果、蔬菜都應該佔有合理的比例,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可以給孩子的身體提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髮育。
3、減少零食的攝入
市面上有琳琅滿目的兒童零食,家長寵愛孩子,也喜歡在購物時給孩子選購各式各樣標榜著"營養好吃"的零食,其實,大量的零食攝入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三餐食慾,打亂孩子的正常飲食作息,並且要注意的是,零食之所以好吃,是因為裡面有各種甜味劑、新增劑和色素,尤其是鈉含量往往超標,這些都會造成孩子的健康隱患。
中國社會已經不是曾經那個貧瘠的社會了,物質的極度豐富讓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當在飲食上的選擇足夠多的時候,我們更要思想"升級",不僅要吃得飽,關鍵是要吃的更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