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以前的研究認為,萎縮性胃炎一旦發生了腸化生(IM),就不能再逆轉,但目前的研究表明,透過規範的治療,還是有一部分腸化達到逆轉。

胃癌致病因素研究進展

胃癌的致病因素複雜,近年來國內外關於胃癌致病因素的研究結果也讓我們對胃癌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為預防胃癌提供了理論依據。

(1)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引發胃癌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發現至少90%的胃癌與Hp感染相關。雖然大部分人感染後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可促使胃黏膜發生慢性炎症,從而進一步進展為萎縮性胃炎—腸化生(IM)—異型增生,甚至發展至胃癌。

研究表明,Hp感染者較非感染者胃癌發病率增高4~8倍;根除Hp可以降低約三分之一的胃癌發病率。

因此,單從預防胃癌角度出發,Hp陽性者都要及早予以根除,尤其在胃黏膜萎縮、IM之前根除,防治胃癌的價值更大。

(2)飲食因素

胃癌在東亞國家高發,這與這些國家的飲食結構密切相關。長期食用加工肉類、高鹽的飲食對胃癌發生有促進作用,日本有一項研究證實,單純偏好高鹽飲食將大大增加胃癌發生率;吸菸、飲酒也會誘發胃癌,但是,研究表明飲酒與胃癌發生是非線性的,當每天飲用超過50g的白酒才會對胃癌發生發展有促進作用。

因此,低鈉飲食,拒絕醃製、燻烤等加工食物,而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等有助於預防胃癌。長期的隨訪研究發現,每天攝入一定量的柑橘類的水果對於降低胃癌發病率有效;同時,補充維生素、葉酸被證實對於預防胃癌有積極作用。

(3)環境因素

環境汙染對胃癌也有促進作用,研究證實,土壤、水源中重金屬的含量超標的地方,胃癌發病率也會增高。國內大宗的薈萃分析顯示,不潔淨飲用水與胃癌發生有關,與胃癌低發區比較,高發區水中鎳、砷和鈷含量高。哥倫比亞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如大氣中PM2.5含量超標也對胃癌發生有促進作用。

胃黏膜腸化(IM)的相關研究發現

胃黏膜的IM是胃黏膜病變由良性向惡性轉變的關鍵階段,由IM演變為胃癌通常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在IM階段對患者進行干預治療以阻滯其向胃癌進展,對於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IM患者進行隨訪和監測可有效提高胃癌早診率。

時永全教授介紹了關於這方面的一些研究進展:

(1)相比既往研究(隨訪時間<5年),一項隨訪時間超過10年的研究發現,在完成5~10年隨訪後,根除Hp組在胃竇及胃體分別有33.9%和44.4%發生腸化生的逆轉。這說明根除Hp後,雖然腸化生恢復速度遠遠低於萎縮,但長期隨訪仍能發現腸化生的逆轉。

(2)研究已經證實,根除Hp後給予維生素A或維生素C治療,能顯著提高IM逆轉率。一些西藥以及中藥也對IM逆轉有積極作用。

(3)另一方面,有研究發現,腸化生能夠發生自發逆轉,隨著年齡增長,IM進展率增加,逆轉率降低,所以自發逆轉被進展掩蓋。

但是臨床實踐也發現,Hp根除後及藥物治療後仍有部分患者IM無法逆轉,這與患者存在其他危險因素有關,其中膽汁反流已被證明是胃癌及癌前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

膽汁酸在IM和胃癌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加強胃癌篩查與早診早治

胃癌是可防可控的,作為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消化系統腫瘤協作組的組長,時教授認為需要加強胃癌三級預防的工作,同時提高胃癌早診早治率。

首先應普及人們的胃癌的病因預防知識,提高人們主動預防胃癌的意識,其次要加強胃癌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癌前病變以及胃癌。胃鏡檢查是發現胃癌前病變和胃癌最敏感和特異性的檢查方法,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內鏡醫生數量有限,在早期篩查方面我們與同樣是胃癌高發的鄰國日本、韓國尚有一定差距。

為此,國家制定了基於我國國情的相關胃癌篩查標準——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草案),以期精準而高效落地,提高胃癌早期診斷率,同時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另一方面,胃癌預警生物學標誌物研究方面也有進展,在胃癌早篩體系中加入血清學標誌物檢測,將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發現率。

在主動干預癌前病變方面,研究和臨床實踐均證實中醫中藥在治療慢性胃炎、逆轉癌前病變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即將釋出的“胃癌癌前病變處置專家共識”中,加入了中西藥協作診療,結合內鏡篩查的指導意見,這對挖掘中醫藥更多應用價值,推動國內與國際消化領域的交流有現實意義。

14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胃食管反流病,這些情況可考慮內鏡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