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女性生殖道發育異常在女性人群中並非罕見,發病率約為 0.1-5.0%,在不孕和反覆流產的婦女中發病率可高達7%。生殖道發育異常可能會給女性帶來痛經、閉經、子宮內膜異位症、性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影響,可能與不良妊娠和生育結局密切相關。有很多粉絲後臺留言問我,女性生殖道發育異常會不會和孕期服用某些藥物有關?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

和遺傳方面的研究一樣,目前對於具體哪些藥物可能會導致生殖道發育異常尚未完全明確,既往研究已知的會導致子宮發育異常的藥物僅有己烯雌酚(DES),是一種非甾體類雌激素。最初是用於產後抑制泌乳及治療絕經後症狀,但很快成為一種預防自然流產、早產及其他產科問題的干預方法。

研究顯示:DES暴露與後代發生宮頸和陰道癌、女性和男性後代的先天性泌尿生殖道異常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對生育力和生殖功能也有不良影響。胎兒在宮內受DES暴露的影響,引起子宮肌層形成收縮帶樣發育異常,整個宮腔呈“T”型改變。1971年已經禁用,目前臨床少見使用。對後代有生殖道發育異常的擔心的孕婦,可參考以下妊娠期間服藥的一般原則。

在孕期孕媽們難免會遇到使用藥物的情況,然而關於這些藥物對產婦或胎兒的已知或潛在不良反應及妊娠期和產後期所需劑量調整,相關的資訊非常有限。據統計,自1980年以來,在美國FDA批准的藥物中,僅有不到10%的藥物有充分的資訊可確定其相關的出生缺陷風險。

妊娠期間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

1、儘可能避免胎兒藥物暴露,早期妊娠尤其如此,因為這是胎兒器官發生的主要時期,但胎兒在妊娠後期暴露於藥物也可導致較輕微的形態學異常、功能異常和生長障礙。

3、醫生開具藥物時,應儘量減少服用藥物的數量,將藥物的使用限制在明顯利大於弊的情況下,選擇安全性最好的藥物,並在保證效果的情況下使用最低的劑量和最短的治療持續時間。有良好安全記錄的舊藥通常比新藥更可取,因為關於新藥在妊娠期應用的資料通常極少或沒有。

最後提醒:若妊娠期女性在早期妊娠時使用了安全性不確定的藥物,可在妊娠18周至20周時接受超聲檢查,以篩查胎兒有無解剖結構異常,如果懷疑有先天性心臟病,應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

#懷孕##孕婦##孕期保健#

23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關於紅外輻射到底有益有害問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