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典籍摘要:

《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

《本草經集註》:“味甘,平,微溫,無毒。主治心腹邪氣,諸驚癇痓,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養脾氣,除心煩,食飲不下,止腸澼,肌中疼痛,口瘡,明耳目。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延年神仙。”

《雷公炮製藥性解》:“味甘,性平,無毒,入脾、肺二經。主益氣補中,潤燥解毒,祛邪定驚,養脾氣,除心煩,通便閉,解虛熱,療心疼,悅顏色,和百藥,除眾病。每斤煉至十二兩半用,蠟主痢,下諸瘡。”“蜂蜜,甘宜歸脾,潤宜歸肺,其用最多。良有百花之精,且取人溺以釀之故也。”

《本草經解》:“氣平,味甘,無毒。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延年神仙。(火煉)“石蜜氣平,稟天秋收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甘無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陰脾經。氣味升多於降,陽也。”“心腹,太陰經行之地也,氣味甘平,故主邪氣。諸驚癇痙,肝熱而氣逆也;驚者平之,癇痙者緩之,甘平之味,平之緩之也。”“甘為土化,土乃萬物之母,五臟諸不足,補之以甘也。真氣者得於天,充於谷,甘味益脾,脾和則谷納,所以益氣補中也。”“蜜乃採百花釀成,而得至甘之正味,所以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也。”“久服氣平益肺,肺主氣,味甘益脾,脾統血,血氣和調,所養剛大,所以強志輕身,不飢不老,延年神仙也。”

《長沙藥解》:“味甘、微鹹,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陽明大腸經。滑秘澀而開結,澤枯槁而潤燥。”

《別錄》:“養脾氣,除心煩。”

《本草綱目》:“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熱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二、現代研究

成分:因蜂種、蜜源、環境等不同,其成分差別很大,其主要成

分為果糖和萄糖,尚含少量蔗、麥芽糖、糊精、樹膠及含氮化合物、有機酸、揮發油、色素、蠟、維生素A、C、D及灰分、植物殘片等。

藥理:體外試驗,對痢疾桿菌和化膿性球菌有殺滅作用;在人體內可增加呼吸量及血糖。

臨床報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均取得較好療效。

13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癌症、腫瘤不用怕,老中醫留下“驗方”,成功摘掉癌症“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