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越來越年輕化,多年前被認為是隻有老年人才會發生的冠心病,現如今中年人、青年人的發病率都在升高。
冠心病包括我們平時說的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臟支架、心臟搭橋等等疾病,或者簡單的等同於老百姓說的心肌缺血。
年輕人抵抗力強,體質好,那是不是得了冠心病,風險也低,不會有什麼大事情?恰恰相反,我們在之前的多篇科普中,都介紹過類似的病例,常常是中青年心肌梗死要不老年心肌梗死更危險。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

研究中3655例在50歲以前出現冠心病,中位發病年齡為45歲,6.5%在35歲前發病。
這些早發冠心病,也就是50歲之前就確診冠心病的患者,預後較差,心血管危險因素負荷重,控制情況很不理想。
在這些50歲之前就發生冠心病的患者中,經過長期隨訪,發現確診冠心病後的10年內,有53%的患者至少發生1次心肌梗死或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或腦中風或死亡等等心血管事件。最多見的問題就是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其次是心肌梗死,再次是死亡,最後是腦中風。有19%的患者10年內,發生2次上述缺血事件;有8%的患者10年內發生3次上述缺血事件。
總體的資料是,隨訪10年的時候,21%的早發冠心病患者,也就是50歲之前就發生了冠心病的患者最終死亡。
年輕人冠心病危重的原因:

我們在之前的多篇關於年輕人心肌梗死的科普中,也簡單分析了,年輕人心肌梗死病情更重的原因,一方面是本身年輕人重視程度不夠,平時不查體,有病了也不著急去看,結果導致就診晚,就診越晚心肌壞死越多,心衰風險越高;另一方面年輕人大多數心肌梗死血管堵塞前,血管沒有側支迴圈,一旦發生血栓堵塞血管,沒有別的血管來幫助堵塞的血管,所以就更嚴重一些。
最主要原因就是控制不佳:

我們多次科普過,發生冠心病,尤其是中青年發生冠心病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過多,或不重視三高。比如吸菸、肥胖、不健康飲食、不運動、有家族史、有高血壓、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症等等。
上述研究發現,61%的患者既往或當前吸菸,53%有高血壓,40%有冠心病家族史,24%有糖尿病,47%的患者肥胖。
就算他們確診了冠心病,甚至得過心肌梗死或做過支架或搭過橋,隨後的10年裡,仍有32%~37%繼續吸菸,82%~89.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沒有降到1.8mmol/L以下。
給年輕冠心病朋友的建議:
首先還是儘早預防為主,尤其是那些本身父母在50歲之前就確診冠心病的,有家族史的這些人,更應該從小健康生活。遠離菸酒,控制體重,堅持運動,健康飲食,監測三高。
對於本身肥胖、抽菸酗酒、不運動的人、不健康飲食的人,如果實在改不了,那就監測血壓、血糖、血脂,早發現早控制。您肌既然不能依靠健康生活控制,那就只能透過藥物來控制了。
一旦確診了冠心病,那麼就要嚴格的按照醫生建議吃藥,定期複查,一定戒菸、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嚴格控制三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想辦法降到1.8以下,如果吃他汀不能降到理想水平,那就加用依折麥布,如果加用依折麥布還是不能降到1.8以下,那就加用PSCK9抑制劑。
總之,年輕人,尤其是50歲之前就確診冠心病的人,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並不是年輕冠心病就不嚴重,相反年輕的冠心病相對風險更大!
#健康科普排位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