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全國優勢資源,提升專科培訓品質,促進專科護理規範化、標準化、同質化發展,2020年,中華護理學會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京外臨床教學基地申報工作,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是今年新增的專業基地之一。近日,作為全國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首批學員,西安市中醫醫院兒科護士長延亮、護理部科員馬明會2人圓滿完成線上課程及臨床實踐,順利結業。
延 亮
實踐基地:廣東省中醫院
在基地學習中,中醫護理門診令我印象最為深刻。護士不再是完全等待執行醫囑,而是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以砭、灸、罐為藥,為不肯服藥之人、不能服藥之症患者提供精準的個性化健康服務。“良工不廢外治”,基地護理同仁們將中醫外治法簡、便、效、廉、驗的特色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始終堅持向古籍學經方、向民間學驗方、向前輩學秘方,孜孜不倦地整理、創新、推廣中醫護理特色技術。在她們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李氏砭法(虎符銅砭刮痧)聯盟”成立,涵蓋全國180多家醫療單位,實現了中醫特色療法的資源共享、學科共建,惠及億萬百姓。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名護士,深感我們能做得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沉下心來用更多的時間去探索。
此次學習收穫頗豐,不僅開闊了眼界,加深了對中醫特色護理技術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基地中醫護理同仁們帶給我的啟發與思考。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是培訓的最高境界。下一步,將立足實際,靈活引進、應用所學知識,不斷促進我院中醫護理工作的發展。
滑動檢視更多圖片 >>
馬明會
實踐基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一個月前,我懷揣對知識學無止境的渴望和淬鍊本領的熱情,走進實踐基地,開啟了一段難忘的臨床學習之旅。在腫瘤科,拋開常規理論、操作學習,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老師們嚴謹的工作態度、以患者體驗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及臨床護理中的辨證思維運用。作為中醫醫院的一名護理人員,在學中醫、用中醫的過程中,更要注重中醫思維的養成,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對此,在綜合科耳穴貼壓的學習中,更加印證了中醫思維的重要性。《靈樞·口問》篇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透過耳廓即可診斷治療臟腑經絡疾病。同時,在護理門診的輪轉中,我強烈感受到患者對中醫護理技術的認可與需求,也深刻認識到良好的護患關係不僅源於護士對患者的尊重與關愛,更源於護士的專業性。
學習是一種形式,感受是一種收穫,學以致用是我們的目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學習,並將這次學到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結合醫院實際,應用到平時的工作中,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滑動檢視更多圖片 >>
近年來,醫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十三五期間啟動實施了“百人百日護理人才培養專案”,選派護理骨幹參加國家級、省級中醫護理骨幹人才培養專案。經過幾年建設,打造出了一支服務優良、技術精湛、勇於創新、充滿朝氣與活力的精優護理人才隊伍。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的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培訓中,馬明會從全國322名學員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培訓班”臨床教學講課一等獎,並與其他2位學員在全國畢業典禮上進行展示彙報。
今後,作為京外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臨床實踐基地,醫院將秉承“德誠、業精、繼承、創新”的院訓,不斷加強基地建設,培養專科護理人才隊伍,在新時代“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的指引下,聚焦專業、蓄勢待發,為推動醫院護理學科發展不斷努力,為我國中醫護理事業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