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冷,主要是心血管系統障礙和體寒造成。天氣一冷,就感覺全身發冷,手腳尤其冰涼的受不了。
這種情況,就是中醫所說的“陽虛”,也就是一般所俗稱的“冷底”或“寒底”。
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執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現象。
常見原因
1
體型瘦小
體型較瘦、虛寒體質的女生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
因為這型別的人末梢血液迴圈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的。
2
血糖低或低血壓
低血壓時,血液迴圈也會不佳。疲勞、身體衰弱時,血壓容易降低,就會手腳冰冷。
3
壓力過大
因為工作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只要過了這個緊張時期,就會慢慢恢復溫暖。
4
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是不通。
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肝脈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腎臟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手腳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
怎樣緩解手腳冰涼
1
穴道按摩
中醫師建議,按摩可以緩解手腳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症狀。
陽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迴圈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
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迴圈,溫和身體。
2
羊肉
羊肉富含蛋白質和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物質,可以在冬季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達到保暖身體的效果。
而且羊肉能夠補血,對氣血不足的人有著很大的好處,最適合那些畏寒怕冷的人來補充營養。
但是要注意,那些體熱的人做好謹慎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3
堅果
堅果含有很高的油脂,對人體有著很大的好處。
堅果能夠補腎健腦、強心健體,還有禦寒的作用。而且堅果還有提高記憶力、美容、抗衰老等作用。
所以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多吃一些堅果,但是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適量食用。
4
含鐵食物
相關科研人員發現,人體血液中缺鐵也會導致怕冷。
貧血的人,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人低0.7℃,產熱量少13%,當增加鐵質攝入後,其耐寒能力明顯增強。
因此,怕冷的人可有意識地增加含鐵量高的食物攝入,如動物肝臟、瘦肉、菠菜、蛋黃等。
5
含碘食品
海帶、紫菜、海鹽、髮菜、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含碘食品可以促進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
甲狀腺激素具有生熱效應,它能加速體內(除腦、腺、子宮外)絕大多陣列織細胞的氧化過程,增加產熱,使基礎代謝率增高,面板血液迴圈加強,抗冷禦寒。
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還可以吃一些中藥,或吃一些像驅寒補虛這樣有治療手腳冰涼的藥物,效果也是不錯的,當然像驅寒補虛這樣的藥,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的症狀,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症狀都是不一樣的,但對手腳冰涼還是有效果的。